就跟要他命似的,背首诗都能背串了,一本三字经学了两年都没记下来…”
“啊,三弟小时候是这样吗?”潘偌宁不可置信的道。
她别的不知道,但三弟可是写了一手好字,这没有下功夫,可写不出来那么苍劲有力的字体!
宴毅顺笑着道:“那当然,要不然二伯怎么会让他弃笔从戎?”
潘偌宁有些好笑的道:“那三弟的字体可见也是下了大功夫,我原来总以为,三弟文武双全呢,毕竟二伯父那般高深的学问!”
宴毅顺拍了拍潘偌宁的手,让潘偌宁停了下来,两人面对面,宴毅顺才笑着道开口道:“他从小就不喜欢念书,之所以字写的不错,二伯父没少花心思,后来请了一位刘姓举人回来当先生,那先生曾经是个跑江湖的,学问一般,但一身功夫着实了得,在三弟面前一边讲江湖大侠之事,一边秀一下功夫,当即迷的三弟说什么也要拜刘术为师,二伯父就规定,每天必须练三十章大字方可跟着先生学功夫,就这样磕磕巴巴一路把书念了下来!”
潘偌宁噗嗤一声咯咯咯的笑了起来:“没有想到三弟小时候原来是这样的!”
许是说到高兴处,宴毅顺接着道:“比起三弟,二弟就要乖巧许多,小小的人儿坐在木椅上,一坐就是一个时辰,才六岁就已经读完了《三字经》、《百家姓》、《论语》,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甩开丫鬟、小厮,一个人偷偷跑去父亲或者二伯的书房呆着,一呆就一下午,急的家里人满院子找他,次数多了,丫鬟一看他不在,也不慌张了,只管往这两个地方去找,一准能找到他!”
“怪不得二弟如今已是秀才功名!”潘偌宁感叹的道。
却不想宴毅顺垂下眼眸,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当初科考要不是父亲压着二弟,不让他冒头,恐怕如今二弟举人都考上了,这件事到底让二弟心里有了一层隔阂。
他亲眼看着二弟躲在书房哭了一下午,第二天顶着两个黑眼圈去的考场。
事后,二弟以二十三名的成绩,中了秀才,确实不显眼,但他能看出来,二弟心里的难过!
三弟嘴巴甜,虎头虎脑的,又加上没了娘,二伯父总是对着他忽冷忽热,家里上到太夫人,父亲,下到他,难免平时多宠着一些他!
却忽略了跟三弟一同岁的二弟。
二弟之所以那么用功读书,除了得到家人的称赞,更多的是想证明自己比三弟有本事吧!想让大家像关注三弟那样的去关注他!
可是父亲却残忍的剥夺了他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从那以后,二弟性子更沉稳了,有什么心事都不愿意表现在脸上了,好像带上了一层假面,让人琢磨不透他心里的想法!
他有心跟二弟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