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2 / 7)

下四十多天的雪灾真的是吓到大家,虽然现在雪已经停了十几天,但到底还会不会再下,谁都说不准,所以即便家里还有一些存粮的人,这回儿也不嫌弃粥里的糠或沙子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当然真正的富户和官家是不会这么做的,但富户和官家才有多少啊,更多是挨饿的人和略有一些存粮的存粮的人。

这就导致朝廷定下来每天要用于赈灾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很多人还没排到呢,粥就已经发完了,或者为了让大家都能领到一碗,而往锅里放超额的水,以至于领到的粥里根本就没有几粒米,而且由于水加多了,燃料根本就不够用的,以至于这粥里的水根本就没有烧开。

第90章

这些问题在灾区基本上都有出现, 当然,京城是天子脚下,无论是平均富裕程度,还是赈灾力度都不是其它地方能比的,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不如其它地方严重。

老十他们也是在看过灾区官员的折子以后才知道的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朝会上百官还专门讨论过一次,但并没能找出真正能解决的办法来,作为这次赈灾的负责人,老十自是要为这些问题发愁。

不得不说,老十虽然初出茅庐,经验和能力都不足, 但责任感还是很强的!既然接下了这个差事儿, 就想要努力做好, 不会轻言放弃, 这一点跟老九就很不一样了, 看两人当初分别在工部和礼部的情况就看出来。

进到户部已经半个多月的老九情况倒是比当初在礼部时要好一些,毕竟,老四不是老三,他私心没有那么重,也相当的要面子,当众开怼弟弟的事儿,他是很少去办的!

不过, 老九这好也没好到哪里去,他跟老十当初一样,属于‘业务小白’那一类的, 也没人主动去带他教他,但他跟老十的区别就在于他没有老十厚脸皮,也没有老十的耐心,更没有老十那么重的责任心。这就导致老九并没有真正的能够融入到户部去,他本人也没有做出相应的努力来。

————

都说一孕傻三年,宝玥觉得这话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应验,这不怀孕前没能想出方法的问题,现在怀孕了倒是想出来了。

关于如何解决族人的生计问题,宝玥觉得还是要从商人身上想办法,朝廷的官路的抢修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只要交通便利,无论是南货北运,还是北货南运就都好说了。

雪灾时期,朝廷并不允许大规模的从粮商那里卖粮囤积,所以宝玥即便是真的有足够多的银子,也不能自个儿出钱买粮往阿玛那里运。

只要让商人看到足够的利益,不用她说,他们也会跋山涉水的过去蒙古进行交易,不过这个度必须要把握好,康熙对蒙古一向是安抚和警惕状态,必然不想蒙古各部壮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