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中子束能级堪比中大型粒子对撞机了,这会对靶材和第一壁都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徐川思索了一下,道:“第一个问题倒还好解决,大不了可以将靶材的厚度提升一些。另外可以做成全覆盖式,整体将反应腔室包裹起来,这样一来中子束就不是浪费。”
“至于第二个就有点麻烦了。”
可控核聚变不是核裂变,核裂变的温度是远比不上核聚变的。
哪怕是大当量的核弹爆炸,中心温度顶天也就百万摄氏度级别。
当年投放在广岛的小男孩,爆炸核心区域的温度只有六千多度。对比之下,这个数值在可控核聚变中简直不值一提。
六千多度,这个数据连破晓聚变装置运行的等离子体温度的零头的零头都不够。
而核弹爆炸的温度都只有这样,那么利用核裂变效应发电的核电站温度就更低了。
因此绝大部分能用在核裂变反应堆上的对抗辐照材料,根本就无法用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上。
不仅仅是用于氚自持的锂靶材在实验过程中受到了损伤,其他部署于第一壁的实验材料,也同样有损伤。
一旁,赵光贵试探着开口道:“将聚变温度降低一些如何?”
“氘氚聚变的温度在一千两百万度左右就可以发生,一点二亿度,这翻了整整十倍了。”
“虽然降低温度会影响氘氚等离子体的活跃性,进而影响到聚变数量和产生的能量。但牺牲一部分热量和能量换取第一壁材料的稳定并不是不可取的。”
徐川想了想,摇摇头道:“可行性不大。”
“热运动虽然可以使中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热运动速度越高,对物质的影响就越大,但聚变堆中的中子束的能级并不单单来源于温度。”
“它的主要来源是氘氚原子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推动,每个氘氚原子核聚变都会产生一个14.1 mev的中子,这部分在高能物理上是注定的,而降低温度只是消减了一部分外力而已。”
赵鸿志点了点头,道:“嗯,从这方面来看,降低温度从而减小中子对第一壁材料的破坏基本不大可能了。”
“而从中子辐照后的材料分析数据来看,钼、钨、石墨烯这些材料在第一阶梯,受中子辐照的影响较小,奥式钢、陶瓷这些在第二阶梯、其他的更差。”
一旁,水木大学的邢学兴教授摇摇头道:“钼不行,这个水木那边之前有做过研究,钼在接受中子辐照的时候会嬗变成放射性元素。至于钼合金的话,就需要更多的尝试了。”
“倒是钨,钨合金可能还有点希望。目前iter和east那边的第一壁材料都采用的钨合金,耐热性能不错,嬗变产物是锇和铼,不存在放射性问题。”
徐川摇了摇头,道:“钨大概也行不通。”
“钨的耐热性和嬗变产物都没什么问题,但是它的物理塑性和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以及热应力的积累等问题,会导致材料内部产生裂纹。”
“这对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来说是致命的。”
听到徐川否决钨合金,实验室中又陷入了沉默。
第一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