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徐川亲自操控着器材制备着改进型超导材料。
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做过实验了,更多的是通过解决理论难题来带动材料的发展。
不过肌肉记忆就在那里,当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刻,各种设备器材熟悉的感觉就迅速浮现在脑海中。
隔着橡胶手套,徐川熟练的操控着微型机械臂将已经完成了引导生长的薄膜运送到惰性气氛保护炉中。
在这里,这片完成了生长的薄膜将通过惰性气体保护,在860c-900c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生成最后的改进型超导材料。
处理完这一步,徐川摘下了手套,长舒了口气。
到这里,整个实验流程就基本已经完成了。
只需要静静的等待惰性气氛保护炉完成最后的热处理工作就可以了。
剩下的,就是对制备出来的材料进行检测了。
“徐院士要不要去休息一下,我来看着这里。”
考虑到报告会,以及报告会开完后紧随其后的大型强粒子对撞修建报告会,徐川才急着将是材料实验提到了今天。
“第一次测试tc临界温度结果已出,当前温度127.3k!”
偌大的显示屏,按xy轴分成四份,分别显示着不同的数据。
听到这话,徐川看了眼刚开始工作的惰性气氛保护炉,点了点头。
大老板嘛,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仔细的观测了一下外表后,徐川用手捏住两个尖角,缓缓的施加压力。
闻言,早就等待在一边的徐川俯身看向了电脑屏幕。
虽说数值都不高,但作为意外收获,这还是让人很惊喜的。
这种工作,对于如今的川海材料研究所来说,已经可以说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测试步骤了。
不到小孩巴掌大小的薄膜夹在手指中,表面有着点点的准金属光泽。
而在温控系统数值区域,偌大的数字暂停在了127.3k上,鲜艳的红色表示着临界转变点。
相对比临界磁场的测试繁琐性,临界温度的测试数据是第一个做出来的。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他倒不至于将自己弄的精疲力尽的。
可能是在经过实验改进后,过量cu纳米粒中的cu原子掺杂进入空穴中,产生的磁力阱改变了原材料的特性,使其具备的了类似于准金属或者说少量金属的反光感。
已经忙完了手中工作赶过来做监督的的樊鹏越听到动静后扭头看了一眼:“怎么不多休息一会?”
这同样是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不具备的特性。
实验室中,负责测试的助理研究员在观测到曲线断崖式下跌后,迅速汇报了一声。
他之所以赶着在今天来完成实验,主要是明天就是强关联电子体系统一框架理论的报告会。
徐川没亲自动手测试,他在一边等待。
看着爆碎在玻璃器皿中材料,徐川简单的计算了一下。
徐川直接翻到了超导性能上。
时间并不算长,但也足够极大的缓解他疲劳了。
将剩下的工作交给助理后,徐川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靠在沙发上闭目小憩。
检测结果第一时间打印出来送到了他手上。
如果有,就可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