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道,“子衿她娘给咱们康姐儿做衣裳的,她也不认得这料子,叫我帮着认认,我也不认识呢。”
何忻打发了房里的丫环方道,“她哪儿来的这料子啊?”
“这怎么好问哪。”李氏道,“人家好心好意的,有了好东西想着咱们康姐儿,我反要追问来历。怎么了,我瞧着是上上等的好料子。”
何忻道,“不是蜀地的料子,瞧着像江南那边儿今春的贡品。”
贡品什么的,李氏倒不觉着稀奇,织造坊每年也会有不少好料子外流,自有有钱人家高价购得。李氏奇怪的是,“这才过年,今春的贡品怎么可能到蜀地来?”
何忻笑,“宫里贵人们年前就把年后的春衫做好了,哪里能等到年后开春再做,说是今春的贡品,无不是去岁冬初就要入宫的。”
李氏这才明白,高高兴兴的把料子收起来,笑,“子衿她娘拿出来时,我就觉着这料子稀罕,出了正月就给康姐儿裁衣裳。”
何忻思量片刻,实在想不出何恭家打哪儿得的这般好料子。李氏笑,“你可想个啥?我瞧着,这几年,子衿家日子是越发兴旺了。咱们两家一向亲近,子衿她娘有这样的好料子都没忘了咱们康姐儿。”
何忻笑,“可能是婶子不知这料子值多少银子。”何老娘的脾气,要知道这般金贵的好料子,定舍不得送人的。
李氏笑嗔,“你这嘴。”又道,“你说,会不会是陈家给子衿家的?”自从发生何珍珍的事后,他家与陈家便有了些龃龉,不大来往了。
“陈家自来势利,如今他家自己的麻烦还顾不过来呢,就是有这等好东西,也是去打点关系,怎么可能给何家。”这般好料子,何忻也能搞得到,但即便有也是走人情,他自家女眷是没的穿的。陈家暴发的年头儿比他还晚好些年,他不信陈家舍得给自家女眷穿这样的料子,何况陈何两家近些年也淡了。
李氏剥个桂圆给丈夫吃,问,“陈家怎么了?”
“还不是赵家那一家子上不得台面儿的。”何忻道,“自从开了那个芙蓉楼,就不知自己姓谁名谁了。去岁就在咱们县里挑了五六个女孩子,说是备选入宫。赵家勾搭上总督大人家的公子,有意盐引,我看,陈家要小心了。”
李氏不解,“靠盐引发财的也不只是陈家一户,怎么就赵家要抢陈家饭碗似的。那宁家,可是陈家的姻亲,岂是好缠的。”李氏嫁给何忻多年,也颇有些见识。
何忻叹,呷口茶道,“能拿到盐引的,哪家没有靠山。”他虽不喜陈家,可也看不上赵家。
李氏笑劝,“反正又不是咱家的事,要我说,赵家抢谁家的盐引,也不好抢陈家的。毕竟一个县的老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会儿他家出了个娘娘是得了势,我就不信,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