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宸在关中浑浑噩噩地过了数日,早晚以酒灌肚。
这日醒来,发现地上有一块绢帕,他瞧了一眼,赶忙拾起来,口中喃喃自语。
“这绢帕是天音教的长小姐托我送到武成山庄去的,我竟然到现在也没把东西帮人家送过去,还差点弄丢了,真是愧对朋友啊,不如这就去一趟武成山庄罢。”
人在最失落的时候,最怕没有事情做,因为一旦闲下来,就会想起那些伤心事。刘宸最清楚这一点,当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件该做的事情之后,几乎有些惊喜。
他一下子有了活力,赶紧收拾起东西,一路往雁门山赶去。
明知要去办事,他也不急不忙,路上遇到酒肆便要进去喝一顿饱,他这么个走法,过了两三日才赶到河水的岸边,当他到了雁门山一带时,已是许多天之后了。
眼前群山起伏,耸拔雄壮,深深的沟壑,纵横在山岭之间,一片连着一片。
刘宸正依着一条山谷而行,渐渐的,前方已没了路,见到的都是悬崖峭壁。
武成山庄就建在一处人迹罕见的山腰上,翠绿中透着一些屋瓦的地方就是了,周围全是幽径,险要之处靠栈道相通,别说外人很难找到,便是找到了也会望而生畏。
但凡有一点江湖经验的都知道,能把家园建在这种险地的,绝非等闲之辈。
雁门山地处西北边塞,是西北疆土上的一道屏障,出了雁门山,那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黄沙,乌桓和匈奴的大军常在这一带活动,是一个战事最多的地方。
当年,奔雷宗选择在雁门山立派,为的就是震慑外族。
因为地处战乱之地,必需选一处易守难攻的险地,才能省心。
匈奴大军肆虐边塞的时候,武成山庄便会派出门下子弟出战,虽百十来人,却能在敌人的千军万马当中来去自如,雁门山黄家的英勇,在西北一带可谓家喻户晓。
匈奴人对雁门山黄家恨之入骨,曾数次派大军攻山,但都无功而返。
刘宸忽然又想到了一个坏主意,他想试试擅闯武成山庄有什么后果。
他用剑剥下一块树皮,做成一张简易的面具,又找来一根细长的藤条当作绳子,把面具捆在头上,一切妥当之后,不由嘿嘿坏笑起来,猛然一个纵跃,猱身而去。
路上遇到几名巡守的黄家子弟,都被刘宸巧妙躲过,他此刻已到了山庄外围。
由于地理缘故,山庄的建筑不是连在一块的,许多的院落,分布在峭壁之上,各院落之间或有栈道相连,或有石洞相通,只要有三两人守住路径,外人很难闯过。
刘宸现在就想看看,自己能不能闯进去,能闯到哪个位置。
既已到了山庄外围,再想匿藏行踪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