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没有说死, 反正他已经会背四书五经了, 只是考试题型容不一样而已。到时候他多刷刷题,说不定真能混过去。
“爹, 你放心吧, 我一定会努力的。”陆时秋笑了笑, “对了,大哥养蛤蜊弄得怎么样了?马上就到夏天了,要注意给防病害, 每隔七天就要泼洒一次生石灰。千万不能省钱。”
陆老头心情好,这次没有骂儿子不务正业,乐呵呵点头,“好,我会跟他说的。我去看过,那些蛤蜊确实长大一点。说明你那方子有用。”
陆时秋笑了,“那就好。但是也不能大意,夏天防疫才是最重要的。”
陆老头点头应下,催促他快点进屋读书,而后转身走了。
第二日,陆时秋特地换上一身新衣。昨日他受人邀约,到顾家饭馆二楼雅间讨论学问。
这次一共有六个学子,都在县城书院读书,名次也都不低。
特地邀请陆时秋,也是想切磋学问,互相进步的意思。
陆时秋到的时候,这些学子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都很年轻,最小的只有十一岁,最大的也只有十八岁。
陆时秋在里面算是最大的,他到了后,二掌柜亲自来接待。
陆时秋大手一挥,“这次我做东。我以前在家闭门读书,还是头一回与人切磋学问。待会,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在学问一道,没有什么长幼之分。哪怕你七十岁,跟七岁小儿一块中举,也得互相叫同年。
陆时秋丝毫不摆长辈的架子,也没有不尴尬。大家倒是对他多了几分好感,再加上他写得文章确实出人意表,今日一见,更是钦佩,其中就有一个学子起身行礼,“陆兄在府试中答的题目,蔡某有幸拜读过,一直敬佩陆兄胆识过人,今日一见,陆兄没有浪得虚名,请受蔡某一拜。”
旁边有人也跟着起身,“我也是!”
剩下的人也都起来附和。
陆时秋对这些学子挺有好感。这么点的孩子最容易年轻气盛,互相不服气。他上次考了四十七名,这次突飞猛进得了第一,他还以为这些人会质疑他成绩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服输了。
陆时秋立刻道,“快快坐下。咱们好好切磋学问才是。不必客气。”
大家全都坐下。
就在这时,小二端茶点上来,大家边吃边探讨学问。
这里面的学子出身各不相同,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论点也不相同,很快据理力争起来。
而陆时秋年龄最大,在中间充当和事老的角色,给他们打圆场,让他们先别急着吵,让他们各自阐述论点。
于是大家耐着性子倾听别人的想法。原先反对他的人,不自觉也开始思索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