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2 / 4)

下,心下对他升了一丝好感,点了下头。

陆时秋叹了口气,“行,就按五文。”

段五爷又道,“不过,五文钱一斤,只能是三月底前的价格。等休渔期一过,这蛤蜊的价格就得变一变了。你要想卖高价,最好是多趁现在多捞些。”

陆时秋点了点头,“多谢告知。”

两人签下契约,约定半个月后开始交货。

陆时秋回到红树村,把价格告诉家里人,陆老头紧紧抽着烟袋锅子。

陆时春眼睛都红了,“三弟,就没有别的法子吗?只能卖给段家?”

陆时秋敛眉,“可以让二哥多卖些新鲜蛤蜊,一文钱三斤往外卖。”

但是盐俭县毕竟只是个小县城,陆时秋想了想,还是决定找别的法子,附手在陆老头耳边嘀咕几句。

陆老头点了下头,“我看行。”

说完,他磕了下烟袋锅子,往外走。

陆时春好奇,“三弟,你跟爹说啥了?”

“我让咱爹跟那些村民说,让他们兜售到别的县。价格就按一文钱三斤卖给他们。”

休渔期,这三个月别的县城是没有蛤蜊卖的。

村民们到别的县城兜售,肯定能卖得出去。

不少村民望而却步。赶牛车的三叔得知蛤蜊一文钱三斤,决定带着大儿子要了一千斤去隔壁县试试水。

两人拉了一千斤,到县城开了路引,赶了一天马车到了隔壁县。

正如陆老头所言,那边没有新鲜蛤蜊,所以他们以两文钱三斤的价格卖出去。

卖蛤蜊花了一天半时间。加上来回,一共花了三天半时间。

共挣了三百三十三文。相当于一天得了九十五文。

比在家里帮忙捞蛤蜊要强。

两人决定运蛤蜊卖。于是接下来,他们一次运两千斤。

虽然两人回来后,说自己没挣到钱,但村民们也不是傻子。如果真没挣到钱,他们何必再运去卖?

于是不少人也开始运蛤蜊到别县卖。

甚至还有人运到原来属于金国领土,现在却是月国地界的无为县。

这里属于金人和月人交汇,商人云集,许多人对蛤蜊都很好奇。再加上价格也不贵,不少人都会买下几斤回去尝尝。

到最后,每天卖出去的新鲜蛤蜊就有三千斤。

随着太阳越来越多,蛤蜊也慢慢晒干。

半个月后,他们家交给段氏商队的蛤蜊干足有十万斤。

段氏商队检查无误后,付了钱。

一车车蛤蜊干从红树村拉走,不少村民站在路两旁观看。

为了趁休渔期多卖些,陆时秋不仅招了红树村的村民,还对其他村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