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节(2 / 4)

到。

书店掌柜翻出一本,“这里面还有您参加会试和殿试的策论。我们东家也是花了大价钱才弄到的。”

陆时秋竖了下大拇指,“你们东家来头不小啊?”

书店掌柜笑笑,“也不算。是翰林院那边公开叫卖。”

陆时秋瞠目结舌,公开叫卖?

书店掌柜见他什么都不懂,便解释起来,“翰林院以前就是个清水衙门。女皇念他们辛苦。允许他们把往年的好文章售卖给书店,所得钱款作为翰林院的奖赏。”

陆时秋:“……”

虽然他一直知道女皇不按常理出牌,但是没想到她这么贴心。

“翰林院那伙人不懂得做生意,他们就把京城的书店叫过去叫价。谁出价最多就卖给谁。”

所以这书店拼得不是关系,是钱。

陆时秋哭笑不得,以前他们总觉得翰林院都是些清贵子弟,没想到也食人间烟火啊。

两人说笑间,书店东家到了。

来人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身着一身青布长衫,面容儒雅,脸上挂着恰到好处地笑容。

两人寒暄一阵,陆时秋得知对方姓晏,名三奎。

“请陆状元到二楼雅间说话吧。”

陆时秋点头。

二楼雅间,小厮奉完茶盏,退了出去。

晏三奎正在翻看这两本书,他动作不急不徐,眉峰紧锁。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他才清了清嗓子开口,“我听闻陆状元擅长写诗,会试时写的诗脍炙人口,是难得的佳品。不知您有没有诗作,我们书店可以为您效劳?”

陆时秋放下茶盏。的确,他写的诗就连天皇都叫好。可是诗作固然好,却不是他的志向。

陆时秋转了转手指,“你是看不上这两本?”

晏三奎摇头,“陆状元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名不虚传。只是这两本内容新颖,我们书店要冒极大风险。而您的诗非常有个人特色,粗通文墨的人都能看懂。要是能刊印,绝对卖得出去。”

任何一种新事物在刚开始的时候,都要冒大风险。

要是爆款,他们书店能赚得盆满钵满。若是不成,他们估计连本都收不回。

尤其陆时秋还是状元,就冲这个名头,他的润笔费就不可能低。

陆时秋敲了敲桌子,“如果我连诗作一块刊印,你们能出多少润笔费?”

晏三奎见他心动了,弯了弯唇角,“首印一千本。楼如先生润笔费是千字三百文,我们给您翻倍。若是加印,还会给抽成。”

他比划了下手指。

陆时秋笑了起来,“千字六百文?的确不低。”

陆时秋的诗都很短小,他这些年作的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