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秋选了第二进住进去。
“第一进住那十一个弟子。第三进往后都是孩子住的。”
囡囡和三丫没什么意见。
一行人动作麻利,忙活一整天,把院子收拾得妥妥当当。
三丫和二丫配合,做了一桌可口的饭菜。
大家累了一天,吃得分外满足。
吃饱喝足后,方永康带着他们回了城。沈青墨想要留下来帮忙,陆时秋把他轰走了,“你在这儿也帮不了什么,回去吧。”
沈青墨没奈何,只能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帖经来自百度百科
第132章
比弟子先到的是木氏一行人。
他们从三月中旬就出发, 终于在五月初到了京城。
陆时秋来前让他们请镖师。没想到护送的人居然是渔民们组建的商队。
木氏见相公面色有异,立刻解释, “爹说请镖师要花大笔银子, 就让大哥他们来京城看看。”
陆时秋抚了抚额,老头子还真会省钱。
他招呼他们进来。
一百多口人拉着五十车货物, 挤得满满当当,陆时秋只能先让他们住在后面。
得亏现在还没开始收婴儿,要不然还不得吵着孩子。
陆时秋给这些人拿粮食, 陆时春拦住了他, “他们来前带了粮食。三弟,你不用管他们。你给他们住处,已经为他们省不少银子了,接下来就让他们自己照顾好自己吧。”
陆时秋也就不管了。让三个丫头准备饭菜。
木氏拦着不让, 非要自己来, 陆时秋却道, “这些日子都是他们做饭的。没问题。你还是赶紧把东西收拾, 别摆在院子里,不好看。”
木氏没奈何, 只能和陈氏一块收拾屋子。
陆时秋拉着大哥二哥以及四弟问起家里情况,重点是问陆老头和陆婆子。
两人现在也不出海,陆老头每天去看看滩涂,陆婆子在家养养鸡,日子过得相当自在。
陆时秋放了心,又问陆时冬走商吃不吃得消?
陆时冬面色如土。陆时春叹了口气, “四弟这身子骨还是弱了点。路上狠狠病了一场,上吐下泄,可吓人了。”
陆时冬也有些难为情。
陆时秋却道,“当官身体不好可不成。四弟平时要加强锻炼啊。”
陆时冬点头。
“那你走这一路,有什么感悟呢?”
提起这事,陆时冬就有话说了,这一路上,每到一处城镇,他都要用心观察当地民生如何。其他人去打听当地土地产,他就到茶楼里喝茶。一般这种地方,读书人是最多的。他们在政事上懂得比普通老百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