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
阿香在一旁听着, 对小莺道:“夫人也是体恤你, 你还是莫执拗了。上次城东的孙家夫人去盱眙探亲, 还不如谯郡远呢,身边的小婢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的,路上倒成了别人服侍她,岂非更是麻烦。”
小莺听着,大约觉得有理,却瞅着我又道:“那……夫人还回来么?”
我讶然:“为何不回?”
小莺道:“主公和夫人舅姑都在那边,此番叫夫人回去,万一……”
“那边是那边,万安馆是我多年心血,怎会弃之不顾?”我说着,笑了笑,“放心,我去去就回。这些日子,你们好好守在馆中,我若有事,会托人捎信来。”
小莺和阿香等人相觑,应下来。
我又对老钱道:“我不在之时,馆中诸事须劳你代管。若有处置不得的难处,便去禀告县长。”
老钱拱拱手:“夫人放心。”
我又交代一番,不再耽搁,自去收拾行囊。
午后,当我来到岸边,柏隆已经为我备好了船。如我先前交代,上面像模像样地放了几个婢女仆人。万安馆众人见了,自不再生疑,向我别过,送我离去。
扬州漕运甚为便利,轻便的客船,可顺着水路到汝阴。路过淮南的时候,我颇有下船回乡去看一看的冲动,但思索之下,绕一圈来回又要花费几日,事急从权,仍往邺城而去。
远离了海盐,便再无假装的必要。我一向习惯独来独往,在豫州的汝阴下船之后,我对船上领头的阿涛说,让他带着人自行回去,别人问起便说我夫家的人来接了。阿涛是柏隆身边的机灵人,见我如此说了,也不多言,按我的意思给我留下一匹马之后,自领着人回头。
我寻个去处,打开包袱换了衣裳,穿上久违的男装,戴上一顶斗笠,背上行囊上了马,沿着大路往北而去。
邺城虽和雒阳同在司州,但比雒阳靠北,路途更加遥远。北方不像江南般水网纵横,汝阴到司州只可行陆路,就算有马匹疾行,也须得七八日以上。公子不知我去,故而我须得抓紧,免得当朝三心二意,什么时候又把公子调走了,让我白跑一趟。
三年前,我和公子从淮南出来的时候曾经路过汝阴。当我骑着马沿着道路前行,望着四周的景色,不禁忆起当年和公子一起乘车时的诸多事来。
那时,公子千里迢迢从雒阳追到淮南,说什么久仰祖父要给他扫墓,我却只觉得猝不及防和麻烦,唯恐他发现我的勾当,一心想着将他哄走。
过去种种,现在想起来,心中又暖又甜,同时,又觉得自己迟钝得像个白痴。要是让我回到过去,我就答应公子替我赎回田庄,反正他的就是我的……
我一边无边无际地做着白日梦,一边却留意着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