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事便难免失眠,与其强行入寝,不若诵经安神。”董贵嫔伸手,将旁边灯台上的灯芯拨了拨,淡淡道:“平日里老妇时常如此,宫中的人早见怪不怪。”
这话显然是为了打消我心中的疑虑说的,我了然,不多问。
我知道董贵嫔为何睡不着,也不耽搁,将我方才与谢太后商议之事大致说了一遍。
董贵嫔仍闭着眼睛,手里慢慢转着念珠。
待得听我说完,少顷,她睁开眼睛。
“太后那边妥当了,老妇这边又如何传话?”她抬手拨了拨灯芯,问道。
我说:“贵嫔可派一位内官去见谢长史,便说贵嫔腰疼又犯了,长史自然要入宫来探望。不过在此之前,贵嫔还须准备好三件事,否则就算我等到了宫中,也不可动手。”
“何事?”董贵嫔问。
我说:“其一,乃打听清楚卫尉卿瞿连动向,确认他当日是否在宫中过夜。其二,承露宫外西南有一处小园子,人迹罕至,草木茂盛。贵嫔可使人准备三匹马,入夜之后藏在那小园子里。其三,准备五身宫中内卫衣冠,其中三身,我随长史入宫之后须得拿到;另外两身,随那三匹马一道藏在园子里。”
第222章 密议(下)
董贵嫔看着我,少顷, 转向旁边的老宫人, 道:“你可记下了?”
老宫人颔首:“记下来。”
“还有旁事么?”董贵嫔问我。
“暂时无了。”我说。
董贵嫔将手中的佛珠放下, 却道:“三年前慎思宫中大火,谢妃与皇太孙趁乱逃脱, 也是你做下的?”
此事我不曾与她提过,不过她如今能猜到,也并不奇怪。
我说:“正是。”
董贵嫔笑了声,摇头叹道:“大长公主竟逼得你装死逃遁,当真糊涂。”
我心想,这话虽不假, 不过无论她留不留我, 我都会跑的。只是如果不是她想杀我,我便可光明正大地离开桓府回淮南去, 便也不会有今日之事。
“世事俱往,多想无益。”我大方道, “贵嫔明鉴, 如今我既追随秦王, 必全力报效, 不负秦王知遇之恩。”
这话大约颇为教人顺耳, 董贵嫔看着我,缓缓道:“如此甚好。”
说罢, 她让老宫人将她搀起来, 再看向神龛, 双掌合十念了一声,,而后,转过来。
“今日你辛苦了一番,定是累了,去歇息吧。”她说道。
我向她一礼:“遵命。”说罢,自往偏殿而去。
第二日,我被人叫醒时,天色已经大亮。
当我去到堂上,只见谢浚已经来了,身边站着冯旦和那个叫陶安的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