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见了曙光,果断带着全家来投奔,这一举措被她反复提了十年,以老余家的功臣自居。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太久远的事已经不可考,但是全家来a市投奔余策这一招就相当不高明。
也就是典思涵被感情蒙住了眼睛,换个清醒点的姑娘,厉害点的家长,婚事九成会当场黄掉,余策当时在a市毫无基础,没有了婚事作后盾扎根a市,能不能混成现在这样在两可之间,要知道十年前的大学生虽然比现在的大学生值点钱,可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想要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出一片天地何其难。
更不用说糟心的大儿子一家和更糟心的小女儿一家了,当初余明在村上也算是个“知识份子”,在村上唯一的小学当老师,据说他走第二年小学就被撤并了,留在学校的另一个老师兼校长被特批了编制,调到了乡里的中学,余明要是留下,情形也差不离,有了编制,再加上这几年教师的农村教师的工资一路看涨,他是能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的,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来自于余明自己,而不是别人的“施舍”,余明绝对不会是像在这副倒霉窝囊的样子。
这些是余明在县城里偶尔遇见当年的校长,现在县城一所中学的教导主任之后苦思了一夜想到的。
教导主任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五千多不到六千,妻子在中学附近开了一间小饭店,儿子已经上了高中,马上就要考大学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在县城里称不上豪富,可也是体体面面的小康人家。
他呢?带着儿子租房住,为了生计重新做回在a市的老本行给人送快递,可是收入远远不如在a市的时候,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儿子余傲然经过一系列打击之后,一夜之间懂事了不少,学习不再需要他操心了,也不再迷恋网络爱玩游戏了。
余明数着刚拿到手里的工资,手机在他的身边不停地抖动着,他按下了拒听键,刘荷花越来越疯狂了,每天打电话给他,不是斥骂梁俏太不是人,就是骂长子太窝囊,电话里还告诉了他最新的进展,自家的房子看来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每天都有人来看房子,那对一看就是黑社会的小夫妻已经来过三次了,还有几个不是善茬的人也在看,听邻居说那些人私下里说要只要典家肯再降降价,他们不嫌余家麻烦,余家的人在他们眼里就像是普通的装修垃圾一样,随手扔出去就行了。
烦恼恐惧让刘荷花的来电越来越频密了,对余策的抱怨也越来越多了,她抱怨余策不会处事连自己的女人都留不住,抱怨余策不够有钱,不能像别人的儿子一样给她买大房子住,抱怨小妹太自私,家里的境况这么不好也不肯卖房子替余笠治病,抱怨医院太黑心,钱扔进去像扔进无底洞一样,抱怨……偶尔她还会问一问老家那边的情形如何,余明有没有在县城站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