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没有母亲的只有大哥和六姐。不过苍离不认为他们会接纳自己进入他们的小圈子。
大哥和六姐是苍老爷子已故的正室的孩子,当年正室死后不久苍老爷子就娶了自己的母亲,大哥因此和父亲闹过矛盾。
也就是那次事之后,大哥一家子干脆搬出了家里,在外面盘了一家店,生意也做得还不错,而六姐在那一次事件之前就已经嫁出去了,但也特意回家和苍老爷子吵了一架。
这么些年过去大哥和六姐估计也已经想开了,谁也想不到后面会发生那种事。
现在大哥,六姐也经常回来看苍老爷子,不过他们对于自己还是有些不待见,这是苍离在一次次会面中得出的结论。
而且更关键的是,自己无法为他们的小圈子提供帮助,他加入其中只是个纯粹的累赘。
明白了自己在争家产这一点上毫无胜算后,那么只能另起炉灶了。
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他面前,士农工商,选哪一个?
商人的话,自己不善与人交流,而且没这方面的经验,至于借鉴老爷子的经验,他在看过老爷子的传记后彻底明白了,你软件再像,环境和硬件不匹配什么用都没有,
传记中充分介绍了老爷子机缘巧合发现一个巨大商机后,磨破了嘴皮子向银庄和熟人后借钱再把自己祖宅卖了去倒卖商品的故事,赚了第一桶金后又不停游说各路商人与其合作最后打下一片天的故事。
看完后苍离默默地把书放了回去,同时在心里默念了一句“老爷子浏比”,就去考虑其他三种职业地前途了
工人的话,无非就是要有门手艺活,苍离!快开动你的大脑想想你经历大学四年修行后学会了什么?是了我学会了焊电路板和编写程序
之后农民吗?过!!!不是瞧不起农民,而是苍离身体先天有些虚弱,无法长时间从事激烈体力劳动,大夫说只是娘胎里落下的,没法治。而且这个年代官兵征粮高得吓死人,现在可不是在地球有那么多优惠政策。
最后只剩下士了么?也就是读书人,最后又干回老本行,齐国科举考的就是其本国的四书五经,但苍离好歹是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高考独木桥,还在考研大队里浪过一圈的人,这个难度应该不大。
最后也证明选择是正确的毕竟是接受过快二十年的系统教育,学起来压力大减。
而且苍离对自己要求也不高,只要中个举人就可以去当官老爷了。加上自己现代化的眼界和看过的几十本种田文,保证把城镇给建设得棒棒哒。
有了明确的方向后,苍离也马上行动了起来,命下人买来了四书五经,开始苦读了起来,其他几位夫人接到下人禀报后多半都是一笑了之,认为苍离不过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罢了,也就任由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