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得到应天来的密信,说是蓝玉冒死进言,直言燕王势大,望皇上能对其予以削弱。
燕王看罢密信,赶紧请来姚广孝共同商议对策,姚广孝建议燕王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这日,燕王府来了一行人,领头的便是郭顺。
燕王一见,心想这郭顺被自己派往应天,怎么不声不响自己回来了?
等一架马车进来,朱棣赶紧上前,揭开车帘一看,见是父皇,赶紧躬身行礼。
朱元璋下了马车,朱棣忙上前来扶,却见朱元璋不允,朱棣一见,正觉得奇怪,见郭顺使了个眼色,朱棣便将朱元璋等一行人请至大明殿。
朱元璋一见,心中甚怒。这大明殿乃是前朝大内正殿,朱棣岂能不知?
当朱元璋正要进殿,却突然收住脚步,环顾一周,看这燕王府雕梁画栋,各处雕龙刻凤,气势逼人,不愧是前朝大都,果真非凡。
“棣儿,你身处北疆,离朕和你皇兄甚是疏远,不会忘了为父对你的教诲吧……”
朱棣一听,忙躬身回道:
“回父皇,父皇之教诲,儿臣不敢忘……”
“为父让你以这前朝大都作为府邸,你竟真敢僭越礼制,沿用这大明殿!”
“父皇误会儿臣了,儿臣只以隆福宫为府邸,这大明殿万不敢用,而是收拾妥当,以备父皇驾临至此,儿臣岂敢用之……而且母后生前也屡次教诲儿臣,说既是远在北疆,可宗法礼制万不可疏漏,更不能僭越……”
朱元璋一听,进殿一看,见殿中上位上积有尘灰,显然是长久未用,确实如同朱棣所说,这才脸色渐展。
“棣儿,为父得知你母后忌辰,你在这燕王府可是大肆操办,岂不违了你母后生前简朴之意?”
朱棣一听即刻伏地陈道:
“儿臣本想着母后生前勤俭朴素,儿臣一直身处北疆,无法于母后身旁尽孝,每每思之,心中愧疚难安。母后神位归天之后,儿臣便想以此来弥补此前未尽之孝义……不想反倒违了母后圣意……请父皇责罚……”
朱元璋一听,宽慰道:
“起身说话……为父此前听人谏言,差点轻信人言差点误以为真,今日一看,为父心中着实安慰……”
朱棣却道:
“儿臣府邸所处之地乃前朝大都,难免遭人非议。父皇只是为了避免新建府邸难免大兴土木不致于劳民伤财,圣意天恩,北平百姓无不感恩父皇,而那帮肮脏鼠辈、心怀叵测之辈岂能得知父皇之良苦用心!”
朱元璋笑道:
“好了、好了……你也莫要过于动怒,如若不是为父此番亲自前来,你这些苦笑为父岂能得知?以为父只见,你倒是应该感谢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