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箩,成酱状。
将橘子皮连同煮橘子皮的汤汁放入锅中,加糖拌和熬煮一个时辰就行了。
几种果酱都做出来,冷却之后,宋秋便挨个分了些出来,分成两份,叫杜传福跑了一趟,给沈氏和范家那里送去,顺便再买些小坛子回来。
果酱一做出来,宋秋便去赵婆子那里定了不少羊奶,每天现挤现取,因要得多,可就不能白要了,说好了要给钱的。
赵婆子却也不肯多要,每天五文钱就成。
如此,宋秋把做双皮奶的方法交给了李氏,每天做出来,客人中有爱吃甜食的,推荐一番,每天也能卖出好些。
遇上没卖掉的,就自家吃,也不浪费。
就是每天杨夫人那里,都是必点两份去的,她自己喜欢吃,那小侄女也喜欢得紧。
不过也吃不了几天了,眼看着就要出月子了,到时候,他们也该走了。
转日,就到了发工钱的日子,客栈第二次发工钱,算起来也是开张两个月了,真是一晃而过,过得快得很呢。
宋秋如上次一样,抱了钱匣子在手里,挨个发工钱,从袁华两口子开始,到最后老袁氏这里发完。
每个人都拿到了工钱,笑咧了嘴。
特别是袁华两个,更高兴。
因为宋秋给他们涨了工钱!
从六百文一个月涨到了七百文!
宋秋这也是有考量的,因为茶棚实在辛苦,每天上客得早,几乎不怎么停,一直要到申时才得闲的。
一个月也进账不少,工钱该涨,再加上又是亲表叔表婶,不是外人,涨得。
这是袁华两口子第二回拿工钱回家了,还多领了两百文,到过年,他们还能拿两回工钱,今年可是能过个更富裕的年了!
昨儿家里还在商量着今年也要杀个年猪,喂了一年的煮今年就不整卖了,自家杀了,卖一半肉出去就成。
这日子啊,真是有盼头呢!
陶家人初八才加入客栈的,眼下还不到他们发工钱的时候,不过宋秋为了下次发工钱方便,干脆给他们先发了这十几天的工钱,那么下一次,就可以和袁华他们一起发,免得每个月都分两次。
陶正的工钱跟杜传福定的一样,一两银子一个月。
李氏则是跟王氏一样,七百文一个月。
陶东平兄弟两个都是八百文,至于陶秀儿,因为年纪小,只负责烧火的,工钱就低点,四百文一个月。
都领到了半个月的工钱,陶家人这心里的归属感就更浓烈。
只盼着往后都不再有颠沛流离,能永远跟在姑娘身边做事,安安稳稳一辈子。
虽然这工钱比不得他们从前那个主家,可这里充实,没有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