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非主流宫斗> 第177节

第177节(3 / 4)

大墨官员除了上头特派过去的搞事的,剩下的全部把那边当做是下下签。

轮到你了,算你倒霉。

别说还没完全融入呢,就算是融入了,固有观念恐怕也不会那么容易转变。

不过也正是大家都瞧不起,这两个州改名的反弹度是最小的。以黎崇的人脉和威望,没准还有人(脑残粉)认为,用黎大大的名字去命名是他们的荣耀。

“这就让太傅自己选吧。相信太傅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司轩手一挥表示太傅随便挑。一个不够就两个。

一个黎州一个崇州,都挺好听达,黎崇州也行(司轩压根没考虑县这个等级)。

等等,黎崇州听起来有点羞耻,要不用太傅的字?

不过这点被韩少军否决了。因为后世的教科书里字和号什么的全部在注解里,考试都不一定考。

韩少军看着司轩一脸高兴的模样,突然内心的一点小小的恶作剧因子冒了出来,换句话说,就是突然恶向胆边生一下。

“陛下还能公然下诏赞美。细数黎大人的功绩,一次当然不够,我们可以连续赞个九次十次什么的。次数多了,史书就好记载了。”

比如,九赞贤臣什么的,听起来挺押韵,说不定还能成个成语,这也算是流芳百世了吧。

以韩少军的文化素养,组合起来的成语当然不伦不类,但是史书文官们肯定会想出又好看又带劲儿的。

只要司轩玩出世界纪录来,历史上肯定会对黎崇更加浓墨重彩。

“再不行,陛下还能下诏,黎大人陪葬。”没错,九赞贤臣什么的只是幌子,这句话才是韩少军真正的恶趣味。

君臣合葬什么的,是自古就有的美谈。更早一点流行的是殉葬,这个过时了,成为不仁的代表。

可陪葬还是可以有哒!

别的不说,大墨的历史上就有,比如开国的那位太祖,他的皇陵里就有好多当年的开国功臣,葬在那里。君臣到了地底下再续前缘什么的,当年还是很流行的说法。

不过后来嘛,那些臣子逐渐也形成了世家,人家更乐意葬入祖坟(哪怕陪葬帝王是荣耀)皇帝也开始玩起了平衡,不会有什么特别宠幸离不开的臣子。故而陪葬的大臣逐渐少。

这点变化,礼部的人最高兴。若是每代皇帝都要带大臣下去,这边死一个,这边就要开一次皇陵,老麻烦的!

韩少军的这个提议,让司轩眼前一亮,然后继续恶趣味的怂恿:“若是位置特殊一点的话,不就更加名留青史了。”

比如卫青,好好一个常胜将军,皇帝宠幸他是应该的。为什么后世大家yy他和刘渣,yy得那么厉害?因为他陪葬的位置,是后陵(捂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