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还有儒家士子?
故而,儒家无论发展到哪种面貌,君王都是掌舵人都是始作俑者,而儒家士子则是刽子手。
但那又如何,谁会在乎呢?
儒家士子哪里又会知道,天朝之外,万力之远的地方,会有撮尔小国在千年后强势兴起,犯我疆土?
即便知道了,又如何?只有得用的士子,才有资格考虑国是。
所以杨悫分外确定李从璟会站在他一边。
并且,君王既然用了儒家思想,自然会投桃报李,百家学说自然不会再被重视,兵农共医商,当然不能被抛弃,但也绝不会被看重,君王和儒家都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威胁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所以百工,永远没有地位。
所以商品经济再发达,商人也永远无法掌权进入统治阶级,永远不会有话语权!
儒家对百家百工的打压,不是因为看不起,而是利益之争!
君王,儒家。
琴瑟相合。
狼狈为奸。
共同享用这座江山。
百年,千年,两千年。
直到锦绣山河万里凋敝。
直到君王发现儒家确实不行了,不能帮他统治江山了。
于是,废除科举制。
李从璟看了一眼拜倒在堂中的杨悫,从小案后站起身。
礼堂中,无数儒家士子悉数拜倒,不能拜倒的,也无不躬身执礼,齐声大呼:“请太子为我等做主!”
百家百工的士子,也无不执礼,紧张的等待太子的宣判。
李从璟目光沉静的面对大唐士林,开口的时候半分也不迟缓,语气果决,不容置疑,“本宫教令:立即革去杨悫学院祭酒之职!”
话音落,平地起惊雷。
士林震动,江山震动!
第852章 论学堂里惊天下,十万王师围金陵(二)
杨悫是李从璟亲自去请到洛阳来的,斯时太子引才之心可谓真切,然事到如今,李从璟罢免杨悫学院祭酒的职位,亦是半分犹豫也没有。
正如王不器所言,百家之学,取舍有道,天下士子,良莠不齐。杨悫想要以他的后人们侍奉赵宋的那一套,来侍奉如今的大唐,李从璟可不管他是不是大教育家,下令革职都没有丝毫怜悯之心。
他这一句话,使得满堂具惊。
但太子接下来的话,才是会被大唐的所有读书人,一直铭记的内容。
李从璟站在矮台上,面对大大小小各家各业的学子,郑重开口:“朝廷兴建学院时,本宫就曾说过,‘使善医者医人,善吏者治吏,善礼者掌礼,善工者治工,善财者理财,善兵者治军,善刑者掌法,善学者治学’。这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