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秦工程兵> 第四百三十八章 人心

第四百三十八章 人心(2 / 3)

其次,秦军动不动就能战胜数倍匈奴,而且还是轻松战胜……能得如此强大军队庇护是何等荣耀。

且一直以来西域各国都因为国弱兵少动不动就要被灭国,于是军民极其缺乏安全感。

此时有个如此强大的秦军愿意为他们提供保护能将他们团结在一起……那还等什么呢?

因此月氏骑军和楼兰骑军看着这副情景时便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望向秦军的眼神也跟着不一样了。

这就是沈兵想要的。

若能成功“感化”这些西域骑兵,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战斗力成级数提升。

之前沈兵一直不能放心用月氏或楼兰骑军,原因就在于此。

他们毕竟是外族军队,对秦军还抱着警惕的心理,甚至还把秦军当作准入侵者防备。

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在战场上是不可能替秦军卖命的,甚至必要时还会捅刀子。

这就不是训练或装备的问题了,而是心态的问题。

要转变这种心态,就是要像沈兵现在做的“攻心”。

一旦他们心理上接受了秦军甚至认同了大秦属国的身份,那么为秦军拼死作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到时就算是楼兰王或是月氏王都无法阻止。

因为答案很明显。

若大秦已深入人心并震摄住基层将士,那么楼兰王、月氏王想要带兵造反……基层将士就会思考几个问题:

是跟随大王造反呢,还是继续跟随大秦?

造反有多大的成功机会?

造反之后能获得多大的利益?

这么一思考,发现造反成功的机会很小,就算成功了也没有多大利益,反而是在大秦庇护下更安全……会跟着楼兰王、月氏王造反那才是怪事了!

这也就是沈兵在西域实施“怀柔”政策的原因。

也是沈兵先对各国贵族妥协,再发展基层军民紧抓民心的原因。

革庾却是不信这些话,他站在城头大声喊道:

“你等休要把我当作三岁小儿。”

“你我对阵,何时留俘虏活口过?”

这话倒是真的。

中原与匈奴仇恨极深,彼此作战通常都不留活口。

这情况一直持续到汉匈大战中后期……

那是匈奴就觉得奇怪,匈奴骑射一点都不比中原骑兵弱,为何总是打不过汉军!

想来想去,就认为是匈奴练兵方面有缺陷,也就是各部太没有规矩各自为战,而汉军却是号令一下进退有序。

于是匈奴就希望学习汉军的练兵方式,这才开始任用汉军俘虏,李陵就是其中之一。

革庾会说这话,一方面是抱着一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