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206章 三百门大炮

第206章 三百门大炮(4 / 5)

“噢,千万注意,不要把面粉打湿了,别让面粉湖掉。”

因为蕃椒粉太少,就只能够掺入面粉,不然没装几袋就用完。

崇祯又把目光转向夏完淳:“夏完淳,带人最后检查一遍红夷大炮。”

“是。”夏完淳答应一声,当即带着一队差不多年龄的勤王士子开始挨个的检查红夷大炮的炮位。

此时,架设在云龙山上的红夷大炮已经增加到了十门。

当建奴也发现云龙山是整个徐州防线的薄弱点,那么加强云龙山的防御火力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崇祯一口气将所有红夷大炮都搬到山上。

可惜,徐州防线总共也只有十门红夷大炮,没有更多。

所以崇祯对上次的河南之战还是有些耿耿于怀,孔有德、耿仲明的一万多八旗汉军便宜李自成这反贼就算了,关键是那180多门红夷大炮太可惜了。

要是缴获了那180多门红夷大炮并且运来徐州,那还怕建奴个鸟。

不过也有好消息,那就是南京的大明兵工厂已经在试制红夷大炮,而且是按照澳门卜加劳炮厂的工艺来生产,也就是说即将要实现标准化。

再看对面的建奴,已经开始把红夷大炮推出来。

场面是真的很大,一熘的红夷大炮在大约一千步左右的距离排开,相邻两门红夷大炮之间的间隔大约为一丈,炮兵阵地的总长度超过两里。

【注:明代一里=150丈=480米】

从这个长度判断,至少有300门以上红夷大炮。

金声桓沉声说道:“圣上,看来建奴这次是要拿红夷大炮强攻了。”

“意料之中的事。”崇祯哂然一笑又道,“不过,建奴很快就会发现这是徒劳,要想破解徐州防线,还是得拿人命来填。”

棱堡,就是专门为了反加农炮而设计的。

因为自从加农炮出现之后,欧洲传统的高墙薄壁城堡就变得不堪一击,为了加强城堡的防御,在城堡外围修建棱堡的战法应运而生。

棱堡由于低矮内倾且极厚的墙体,可以轻松抵御加农炮的炮击。

而且在棱堡的壕沟外通常有护坡,护坡的高度通常与堡墙持平甚至高过堡墙,这就使得加农炮想要打击棱堡的墙体都很困难。

因为必须得先把棱堡外的护坡给清理掉,清出加农炮的射击界面才行。

但在此过程中就要承受棱堡火力的覆盖,所以进攻方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付出大量人员伤亡才能够摧毁一个棱堡。

以当时欧洲那些小国家的人力资源,棱堡战术基本就是无解的。

结合目前的徐战大战,建奴的人力资源相比欧洲国家也是强不到哪去,所以别说推平徐州城外的十二重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