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民间舆论场,局面又是另一回事。
民间舆论场已经完全是阳明心学的天下,以李辉萼为主编撰的翰林日报,在遭到大明商贾报、大明报、大明戏曲报的围剿之后,已经不复之前的风光,不光是口水文章的辩论上完全落入了下风,第四版广告费也是锐减。
这就使得翰林日报进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
因为接不到广告费,就开不出高额润笔费。
没有高额的润笔费,就买不到高质量的文章。
没有高质量的文章,在与皇明时报的辩论中就变得更被动,然后前来翰林日报投放广告的商贾也就更少,更抠。
翰林日报已经被挤兑得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现在完全就是靠着户部银号的借贷在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