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75章 打经济战

第575章 打经济战(3 / 4)

奴的东珠、人参、皮毛等都能卖出高价。

但好景不长,这一阶段也就一年多、两年不到的时间而已。

崇祯很快就通过工商实业银号完成了对江南工商业的控股,几个月之后又成立了大明总商会,然后通过总商会实现了对大明工商业的整合,从那之后,建奴的八大晋商就丧失了对大明的议价能力,变成了弱势方。

只不过,大明也没有趁机哄抬物价。

甚至还降低了棉布、铁料、盐、油等货物价格。

崇祯当然没安好心,这是为了完成对建奴的经济控制,又或者说经济殖民,就是让建奴沦为大明的经济殖民地。

大明是有这个能力的。

因为大明的工商业已经完成规模化。

规模化的最大优势就是更低的成本。

即便还没有蒸汽动力,即便仍处于手工业阶段,规模化的手工业相比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仍旧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建奴的家庭作坊根本没有办法跟大明竞争。

截止到目前,建奴的棉纺、冶铁、盐、瓷、油等行业,已经基本遭到摧毁,全靠跟大明的贸易在维持着。

不过双方的贸易还算公平。

现在建奴的八大晋商突然间涨价,就很不寻常。

崇祯又问道:“你们有没有统计过,这几年从建奴流入大明的银子有多少?”

张翰回答道:“确切数目无法统计,但是大概的数字是清楚的,最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从建奴流入大明的银子在3000万左右。”

“3000万?”崇祯一下蹙紧眉头,“这不对啊,建奴国库应该还没有见底。”

作为穿越者,崇祯清楚建奴的家底,进关之前积攒的家底加上进关之后从北京及大顺军身上抢到的银子,至少得有7000万两。

现在有3000万流入大明,建奴国库就至少还有2000万。

至于剩下的2000多万两,肯定是分散在了建奴权贵手中。

建奴好几千人的宗室加上三十多万旗人,家中2000万两的存银肯定是有。

康百万说道:“就算建奴国库还没见底,也是所剩无几了,此时截断商路,就算是不能让建奴暴发内乱,至少也够他们忙乱一阵的。”

张翰接着说:“关键建奴多半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对,张卿此话说的没错。”崇祯点头道,“建奴多半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所以这是最后的时间窗口了,错过这次就很难再让建奴造成动荡。”

崇祯也是狠,对于建奴的打击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除了大沽口、盖州卫的持续消耗,还打起了经济战。

而更狠的是,早在三年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