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54章 切身利益

第654章 切身利益(3 / 4)

“逃走?能逃到哪去?”祖大寿长叹一声说,“天下之大,已经没有我们祖家的容身之所了,所以不用费那劲了,就在北京老实等着吧。”

顿了顿,祖大寿又道:“不过,观圣上自甲申之后之行事,你们兄弟几个应当还有一线生机,毕竟,你们降清乃是因为父命难违。”

“父亲!”祖泽清闻言暗然神伤。

……

在南京,紫禁城内仍是灯火通明。

马鸣騄、阮大铖、汪伟、陈子龙等内务府官员,路振飞、张慎言、孟兆祥、吴麟征以及刘理顺等内阁辅臣全都聚集在皇极殿。

此外还有李蛟正、范中杰等堂官。

刘理顺是在一个月前廷推入阁的。

官面上的“原因”是因为在户部尚书任上表现卓异。

但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接替刘理顺担任户部尚书的是李蛟正,也就是崇祯之前所委任的治水御史兼湖广巡抚。

李蛟正倒的确是升官了,从二品巡抚变成了正二品的堂官。

但如果让李蛟正自己选,他宁可担任治水御史兼湖广巡抚,因为留在地方任上可以做实事,到了朝中就身不由己了。

说实话,李蛟正很讨厌人情世故。

顺便再说一句,当初崇祯以中旨简拔的另一个御史,也就是冶铁御史吴晋锡,也被调回南京担任工部尚书。

原工部尚书刘士祯改升刑部尚书。

接替吴晋锡还有李蛟正的是都察院的两个监察御史。

这就是大明的人情世故,路振飞其实不愿意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这么做了肯定会激化与内务府之间的矛盾。

因为治水御史手上握着湖广粮食。

冶铁御史的手里更是掌握着汉阳的冶铁工坊。

湖广的粮食还有汉阳的治铁工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滚滚财源!

说白了,就是大明的文官集团已经盯上湖广粮仓和汉阳冶铁工坊这两块肥肉,路振飞身为首辅也身不由己,他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跟整个文官集团相抗衡。

再说得直白些,就是文官集团手里没有钱了,就连官员俸禄都快发不出来了。

在以前,文官集团的唯一收入就是钱粮赋税,但是自从北方沦陷,四川以及云南相继陷入战乱之后,来自地方上的钱粮赋税就急剧减少。

得亏后来跟着内务府搞了户部银号跟户部市易所,才终于挺过来。

靠着户部市易所发债所得以及户部银号的利息差,文官集团过了几年好日子,各种待遇相比内务府的勤王士子并没有差多少。

但是今年年初五年期债券到期后,户部银号居然拿不出足够的钱,最终不要说是之前约定的十八归,甚至连本金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