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珞深吸了一口气,屏息凝神,脑中的思绪飘到了前世。
父亲被逼纳妾后,母亲便冷了心,一直记挂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临死前哼着江南的小调闭了眼睛。
那一首小调,一直在她脑中挥之不去,让她即悲伤父母那段真挚浓烈却最后还是不得善终的感情,又感慨自己错付的一生。
“铮”的一声,宁珞拨了一根弦。
今日她弹的便是那首前世弹奏了无数次的江南小调。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
这是一首写江南柳的小词,被不知名的琴师谱了曲,在江南广为流传,曲子原本十分简单,宁珞花了一番功夫将曲谱重新研习,添入了很多她自创的曲调,变得更为繁复。
小曲一气呵成,十指在琴弦上勾剔抹挑、吟糅往复,随着悠远清亮的琴声,一曲江南风情图在众人面前徐徐拉开。
弹到一半,曲声渐渐幽怨缠绵了起来,仿佛可见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在春柳下和心上人依依惜别,远处只余月色如钩,一腔情丝化作看不见的月光,缠绕在离人的心上。
一曲罢了,宁珞静静地坐在花台前,眼中隐隐泛起水光,思绪几乎不能从琴音中脱离。
繁花簇拥下,余音袅袅,一名身着丁香色绣蝴蝶荷叶裙的少女眉目中带着轻愁,容色绝美,眸中闪烁着碎光,迷茫地落在不知名的光点处,琴、乐、人几乎合而为一,令人沉醉。
“叮当”的一声,有人的茶盅落在了托盘上发出了脆响。
宁珞骤然回过神来,起身致礼,偷偷看了一眼景昀,见他眼神茫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免有些失望。
“这是……”盛和帝瞟了旁边的景昀一眼,开口问道。
“这是宁臻川宁大人的女儿。”有宫人附耳道。
盛和帝顿时来了兴致:“过来让朕瞧瞧,朕记得小时候明惠皇后时常让你入宫陪伴,朕还抱过你,现在都这么大了。”
宁珞只好往前走了两步,仰脸垂眸,心里暗暗祈祷这九五之尊万万不要说出什么骇人的话来。
梅皇贵妃笑着道:“到底是家学渊源,宁大人的女儿才气过人。”
“这琴弹得不错,”盛和帝夸奖道,“朕听得都入了神了,你们呢?”
旁边几个皇子和妃子连声应和,杨彦那件杏黄色的锦袍已经换了,刚才还很差的脸色已经恢复了正常,连声称赞道:“父皇,珞妹妹的琴声犹如仙音,真是绕梁三日,听了还想再听。”
“殿下谬赞,”宁珞冷淡地道,“天外有天,是我献丑了。”
杨彦的眼神一黯,忍不住咬紧了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