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
记不起来就不记了,戚寻确定了时间和地点后当即定下了行程。
北上最快的方式无疑是走水路。
就算没有百度地图、高德导航,在古代不能算是一点经验没有的戚寻果断选择了先走长江水路到江苏境内的镇江,而后走京杭大运河北上大都的行程。
元朝统治下,汉人地位与刍狗无异。
这不是武侠中轻描淡写提到的田地荒芜,民有饥色,哪怕是向来殷实富庶的沿海城市也不例外,这是个能激起起义的时代。
戚寻忽然有点庆幸自己一开始穿越的是楚留香的时代,否则她恐怕不是一开场被人贩子拐走这么简单了。
光是从铜陵往镇江走的这段水路,江上行船
来去匆匆间面有菜色和忧虑之人,已经足够让她窥探到一星半点这个时代的特色了。
在镇江口戚寻下了船,重新改换了一身江湖游侠的装扮后,打算去寻一条走运河的商船,领个游侠护镖的工钱,也提高一点水上行船的安全性,却不料在抵达镇江准备找个客栈落脚的时候,忽然眼尖地看到了一个特殊的标记。
那是一圈佛光笼着一把小剑的标志。(*)
这标志因为画得格外草率而显得有些不易辨认,戚寻更不敢凑得太近去看,只能确认这用白垩勾勒出的标记,痕迹还很新,只怕就是这一两日间留下的。
而这个标记在倚天屠龙的书中出现过许多次,譬如纪晓芙中了金花婆婆暗算,不得不去蝴蝶谷胡青牛处求医的时候,就出现过。
那正是峨眉派召集同门,前去求援的标志。
戚寻目光一顿。
万安寺剧情之前其实就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若非是六大派在此役中也折损了不少的人手,只怕也不会在返回门派的时候猝不及防遭遇伏击,落入敌手。
这倒不是戚寻此刻关注的重点,她在想的是,既然先有六大派和明教在昆仑总坛的交手,就不应该会有重要人物在镇江才对。
但戚寻仔细一想又觉得其中不乏一种可能。
峨嵋派掌门灭绝师太,连带着门中弟子要返回门派,便是从昆仑往峨嵋走。
若是半道上遭遇伏击,而伏击她们的人要将她们带去大都,本着兵贵神速的原则,自然是应当走长江水道,而后转运河北上。
和会被明教中常遇春朱元璋等人发现的押送少林武当队伍的行程,大约有些不同。
而若是这个标志留下后,这支押运峨嵋弟子的队伍还未来得及离开镇江——
他们会落脚在什么地方?
戚寻想了想,干脆装作在镇江城中闲逛寻个谋生手段的方式,将这个标志指向方向的房屋院落做了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