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非他们在往长安去的时候,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光明正大的行动理由,才能免于让人将他们和南陈重将给联系在一起。
戚寻继续解释:“这就是我为何要借天子手书,得以拜访瓦官寺智顗禅师,在建康又盘桓两日。”
创立天台宗的智顗禅师从南渡的慧思慧文等先辈手中接过佛理传承的衣钵,受南陈国主之邀,曾在建康讲授佛理长达七年之久,后才在天台山开辟伽蓝。
建康皇城周遭的大小佛寺不计其数,戚寻原本只是想找个有些名号的高僧要一份拜帖而已,但她的运气不错,智顗禅师恰好在此时下了天台山再往建康一行,坐镇瓦官寺。
便正好让她得到了一份更加重量级的荐书。
这就是她此番出行目的地能得以顺遂进入的凭证。
宋缺对佛理没多大兴趣,所以戚寻往瓦官寺一行的时候,他还以为对方是对南陈佛寺有些特别的兴趣而已。
但此时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对方显然并不是个会做毫无缘由之事的人。
这么一来,他居然完全不知道她和智顗禅师之间到底是说了些什么,又让他觉得自己落入了下乘。
“……”有点心塞。
好在戚寻虽然对自己的来历讳莫如深,对既然已经算得上是同路的两人所要前往之处,既然已经在横跨长江的起行状态,便也不必多隐瞒了,这会儿也并不介意说给宋缺听听。“我手里有一副与佛宗有关的画。”
戚寻伸手朝着窝在船上的大猫指去,在虎背上驮着个包袱,因为更重的盘缠并未放在那里,便不难让人看出在这个包袱中放着个画卷。
大白老虎在同时被戚寻和宋缺看过来的时候也呆了呆,很努力地让自己蜷缩成了一团,表示自己绝不会东倒西歪上下蹦跶,让背上的东西掉到江水里。
宋缺刚不免有些羡慕她这只坐骑的通人性,就听到戚寻继续说道:“这幅画我原本是打算找智顗禅师看看的,但他一心三观的理论出彩,悟佛心性绝佳,却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他不会武功。我这幅画有些不寻常,不会武功的人只怕不能贸然去看。为此智顗禅师写了一封引荐书,请我去另一个地方找人问问。”
“净念禅院?”宋缺当即意识到,这的确是个比他们毫无缘由地闯入北方更加合适的理由。
北朝的灭佛行动,在净念禅院的宗师坐镇和武僧众多的情况下,依然并未将其波及。
净念禅院稳坐洛阳,戚寻若是携天台宗智顗禅师的亲笔荐书,和一张只能由武功与佛理并行的高僧观摩的画卷,便等同于
有了个再合适不过的北行理由。
虽然大概是因为昨天她这一剑削掉了屋顶的举动,给宋缺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