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
而既然向雨田在将道心种魔宝典交到她手中的时候并没有连带着给出魔道随想录,十之八九这东西便不在他的手里。
如此一来要得到这最后一册也只能用一点另辟蹊径的法子了。
昔日邪帝谢眺曾经将魔道随想录借给地尼翻阅,促成了慈航剑典的诞生。如此说来没有魔道随想录问题不大,借阅一下慈航剑典,凭借她此时的武道根基逆推,或者用一用祝福值商店的秘籍进阶推衍道具来做个寻根溯源就是了。
在退出副本之前,她先往雨蒙山走一趟!
不过等她离开长安城南下的时候,已经出了元月了,她不得不又给副本续了个费,才能确保自己还能留在此地。
以至于在她过石鼓,登雨蒙山,踏足慈航静斋山门,遇到了那位梵仙子,听她问及自己来意的时候,戚寻差点下意识脱口而出一个两万两。
好在她到底还记得她如今乃是以魔门圣君的身份来借阅剑典的,也并不像是找元十三限借阅山字经一样是打着借阅的招牌实则明抢,又将这句话给吞了回去。
事实上她也的确没有打上门去的必要。
固然慈航静斋依然避世,不像是净念禅院一样在做灾后重建工作,也并不影响宋唐旗帜铺满中原的必然。
顺应时局与人心,又或者是念及当年谢眺借出魔道随想录的交情,再不然念在戚寻又实在有以理服人的本事,这一任慈航静斋斋主但凡不是脑子有问题,都该让她去看一看这本剑典。
过斋中翠竹林的时候,戚寻还见到了个身着白衣,大约十岁出头的女孩子,这抱剑而过的姑娘通身带着几分灵秀之气,俨然是年岁虽小,在武道上已然颇有建树。
“这位是?”戚寻踱步拾级而上,顺势问道。
“这是小徒碧秀心。”与戚寻一道往藏书阁去的慈航静斋斋主回道。
石之轩已死,碧秀心却还尚且年幼,这段老夫少妻也以悲剧告终的结合自然也不可能发生,就像如今同样年岁很小的祝美仙也绝无可能再被边不负玷污,远走东溟,而是继续做祝玉妍的继承人。
这两人之间或许会有学成之日的切磋一战,也或许当她们长成之时这天下的格局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番面貌,但起码——
都要比她们原本的命运好得多。
戚寻抬
手接住了竹林间落下的一片旧叶,拂落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