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不能一味地怀柔,该严厉时严厉,毕竟是部队,要军事化管理。
李潇潇一下子就明白了,当初她去宝安县时,是文艺兵的带队人,仍是拿着前世管理工作室的方法,去跟其他文艺兵相处。
如果大家都自觉配合还好,如果碰上有消极怠工的,确实不太好办。
而新兵连的学员,因为还没进行宣誓,严格来说还不是军人。
这意味着,这其中很有可能会有不服管的刺头,或者像去年的蔡晓清那样的人,这对于班长来说,都是管理上的挑战。
叶老师见她这么快就明白了,心里非常高兴,还建议她回想一下,重锋平时是怎么带兵的。
李潇潇带新兵其实非常有优势:很多新兵在参军前看过新话剧,所以对“李潇潇”这个名字非常熟悉,甚至有的人看过她亲自表演的场次,是她的剧迷。
但他们还不清楚她身为军人时是怎么样的,加上崇拜心理,她管理起来也比较好下手。
正是因为新兵一开始不了解她,所以她从一开始严格,就比较容易树立威信,方便她刚柔并济。
用去年的方法,帮新兵计算分数,让新兵知道要扬长避短。
大半个月下来,李潇潇适应良好,自己班的新兵还算听话,虽然也出现过跟其他班的新兵有矛盾,但她也及时处理好了。
新兵连中的小摩擦并不是常见的事情,毕竟这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要是能参军留在部队中,不仅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还能为国效命,也能给家里省口粮,所以大家都拼命训练,希望能通过考核,顺利留在军中。
李潇潇负责的班里一共十名女兵,来自各个军中,只有一名是文工团的,偏偏还这位文工团的新人体能是个大问题。
除了这名文工团新人之外,还有来自军区医院、通讯的新人,因为岗位的日常工作对体能要求并不高,所以她们听从家里安排,进来后才发现新兵连不是一般的难。
原本这三位都做好被淘汰的心理了,结果第一次阶段考核后,发现自己居然奇迹般地通过了,差点抱着李潇潇哭了起来。
原来,李潇潇用的是自己去年的方法,把她们的所有项目得分情况都记录下来,扬长避短,加加减减,给她们都定了计划,所以尽管她们有的项目看起来很拉跨,但最后综合分却是足够通过的。
自此之后,李潇潇的新兵们对她更加崇拜了,尤其是听说她去年新兵成绩前十,都打心底里听她的话。
每天五点半收操之后,她的新兵们都自觉留下来加操,那三位吊车尾的也一改丧的状态,变得冲劲十足。
操场上到处都是加训的人,呐喊声此起彼伏,李潇潇拿着写字板,上面正是她给新兵们计算的项目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