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三一年专业的配音方向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的配音技巧,李潇潇安排学生们进入新制片厂实习。
去年沪市新制片厂获得年度最佳制片厂的殊荣,今年承担了更多的译制任务。
李潇潇已经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因为学历的提升,她从副导演升至配音导演,分管一个独立的配音小组,在权限范围内给学生们尽可能多地分配实践机会。
电影、广播剧、舞台衍生剧等等,作品出来后,学们生的实力不比老配音演员差,甚至声线变化更广,这些新声音一进入观众们的耳朵里,马上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制片厂的配音演员都比较固定,观众听众们甚至一听声音,就能说得出来配音演员的名字,所以在听到新声音而猜不到是谁时,很多人都想要打听一番。
李潇潇在广播剧访谈中放出了学生们的信息,年轻的准配音演员们马上收获了大批粉丝。
感受到观众听众的热情之后,学生们受宠若惊,学习也更加努力了。
继《淮海街探案》有声化之后,沪市新制片厂后续又制作了其他广播剧。
与此同时,新制片厂的动画在亚洲国家受到好评,但电影内容多为童话、神话,受众年龄偏低,李潇潇提出流行动画化,提高动画片的受众年龄。
新制片厂一直以来都是制作电影版动画,制作周期长,而流行的篇幅决定了动画化只能走剧版。
如果压缩周期,质量必然降低,制片厂内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计划暂时被搁置,李潇潇提出将该项目转给粤省话剧中心,因为话剧中心有丰富的剧版动画译制经验,或许他们愿意尝试。
各新制片厂都有自己的优势,大家都是为了译制片和美术片的发展,不会故意藏着掖着生怕别人超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