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6)(2 / 6)

两人声称是采女的父母,那个采女恐怕也要再查一查。

李景:嗯,我更担心,采女或哥儿中也混进了别国之人,那样情况会更糟。

梁霄一惊,忽然想起出宫前,那件后宫蛊惑案,那案子如今在逃的白少英不就是出身沽城吗?再想到白姓,莫非白少英和这白家客栈还有什么关系不成?

高悦这时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走了过来,对这两人道:入宫参选的采女和哥儿现下安置在哪儿?

李景道:沽城辖内应是都安置的驿馆,这事有府衙统一安排。

高悦想了想,觉得这是个大事,若采女和哥儿中有外国奸细混入,一旦被选入后宫,那兴风作浪起来对整个大周来说可不是一般的重创,非得伤筋动骨不可。

这件事马虎不得,需得细查。高悦跟李景说,语气中带出了一份苦口婆心,仿佛在劝李景别不上心啊哥们。

李景又哪里会听不出高悦的用意,暗自苦笑。心想,你要细查,无非是担心有别国奸细入宫会对那人不利吧?真不愧是皇家后宫出来的人,如今也是时时刻刻都在为那人着想了。

高悦见李景走神儿,摇了摇头,只觉得关键时刻李景也是不顶用,只好又问梁霄,这事你也得上心,赶紧汇报吧,你不是有那个鸽子么?就用那个,那个快!

梁霄被高悦的直白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倒是立刻行动,朝随行的侍卫要来纸笔,当着高悦的面就写了起来。

高悦见此,这才点点头,却听到另一边李景已经在吩咐副将立刻去通知沽城太守,严查采人驿馆,重点是这对倭国隐士口中的那位女儿。

高悦见两人都在安排也没打扰。这时,赤云道长凑了过来,问高悦:你刚刚是怎么看出那男子是倭国人的?

高悦微微一笑,道:倭国成年男子素有留人中须的习俗,那胡须留了后会遮住皮肤,太阳晒后会与两旁的皮肤产生色差,我刚才见他人中处过于白皙,色差明显,便猜到了他的身份。

哦,还有这多说法,赤云道长恍然,随即赞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倒懂得不少。

高悦生怕露馅,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我只是久居深宫闲来无事看得书多些而已。我倒是更羡慕道长,天下之大可随心而行。

赤云道长笑道:贫道去过的地方也不多,可还没到随心而行的地步呢!

那也是令人羡慕得呀,高悦说着已举步向前,他身后李景听了他的话眼神明明灭灭了好一阵,才垂眸盖住纷杂的情愫。

梁霄听了高悦的话,若有所思,他看了眼手里的信鸽,终还是又将竹筒里的小纸条拿出来,在背面又加了一句悦慕随心行,这才重新塞回去,将鸽子放飞。

李景几步追上高悦,似乎有话要说。可他几度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