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儿可种不了!老农说着看了眼高悦,疑惑道:你这媳妇不是平京人吗?他不会种地?
周斐琦忙道:他哪儿会这些,自小家里当儿郎养,尽读书了。
哦,商家的孩儿们吧,那是不懂。老农恍然,咱们平京啊,兴种麦、黍,一年有两熟,家里人口不是特别多足够吃得。不过也有家里人多的人家,他们会去北山里采野黍子,也有圈块地自己种的,那野黍子皮实儿的很,也不调地,啥时候种都行。不过呀,这地都一样,要想把庄稼种好,还得靠水,水肥了,庄稼就长得好。我看你是个爽快人,也刚来平京,要是真打算在咱们这儿买地,就往那山谷口那边去吧,那里的地便宜,价钱低,不过那山谷里有个河坑,这两年不知是哪路神仙给点过吧,那里的水特别好。咱们这村里,不少人都去那河坑里打水用来浇地呢,每个月去拉上一车水,往这地里一浇,当茬儿种出的麦就能有这么大他比划了一下,马上又笑得合不拢嘴,说:嘿嘿,比神农坛那片祭田里的麦还要沉呢!
那河坑在哪儿啊?老伯能带我们去瞧瞧吗?高悦趁机问道。
这老农看了眼还没干完的活,有些犹豫。
周斐琦见此,从怀里又拿出了一块碎银子,递给老农,道:耽误你功夫也不好意思,这个你拿着。
老农一看,吓了一跳,忙拒绝,道:这可不好!我都收了你的铜板,怎么能再收银子?那我成什么人了?害,反正你们有车,来回也快!走吧!他又回身冲那两个青年喊道:爹有点儿事,去去就回,你们俩晌午家去吃!告你娘说,别挂心!
两个儿子里有一个连忙跑了过来,拉着他爹问:你去哪儿啊?又打量周斐琦和高悦一行人,眼里带着戒备。
老农笑了笑,道:带他们去看看那河坑。转脸对周斐琦说:这是我家老大。赵大牛。那个是二牛。
我姓陈。周斐琦道。
高悦在他身后,听他这么说,就抿着嘴笑了下。
赵大牛却道:爹还是我去吧,您留下。
老农想了想也行,就说:那就你去,做他们的车,快去快回。
周斐琦和高悦其实无所谓谁带路,他们本来就是实地来了解民生的,接触不同的人还能了解到不同的信息。于是,赵大牛便上了他们的车。
高悦和周斐琦坐一边,赵大牛坐在他们对面的车辕上,边给暗日指路,边和周斐琦闲聊。
赵大牛听说周斐琦是从渭南来平京娶媳妇安家的,刚才的戒心也渐渐放了下来,又听说他们要买地,还挺热心地给他们提建议,道:你们要打算买地还是最好不要买山谷口这片的,这片虽然地便宜离河坑近,种地方便,但你们要落脚,那边离村远,真住下来,来回走,起来肯定不如村边上的方便。我爹年纪大了,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