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3)(3 / 6)

宁清宫和昭德宫差那么远那些宫人怎么路过?

杨休羡也感觉到了不对劲。

她就算再不喜皇长子,那也是她的孙儿,第一个孙儿,不是么?

万达万分不解。

如果他猜的没错,周太后居然是想要对皇长子不利。

也是,没有什么比失去孩子,更能打击姐姐的事情了。

她是皇帝的母亲。只要陛下有了第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将来她会有无数的孙子和孙女。一个孩子,看来并不足以融解她这么多年来,对贵妃娘娘的仇怨。

杨休羡叹了口气说道。

虽然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不过婆媳之间的仇怨,确实可能是不到一方死去为止都无法化解的难题。

更不用说这一对年龄基本相同的婆媳了。

阿直真是敏感。多亏由他在。

万达需要好好想想,怎么给汪直回信。

因为万贞儿与梅娘年纪相似,汪直刚入宫的那段时间,除了睡觉,基本上都在昭德宫厮混。在娘娘身边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母亲身边一样。

而姐姐对待小汪直的亲密,早就超过了一般的内宫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

这对苦命的主仆之间的感情,让万达动容。

上辈子的一切已经太过久远,万达已经忘记了很多事情。

但是他坚信,只要有他在,现在的小汪直,绝对不会成为历史上人人喊打的大奸大恶之徒。

而他,也不会让姐姐变成那个被史官们口伐笔诛的万贵妃。

船只从大运河转入新安江,拥堵的情况终于有所缓解。行径的速度逐渐加快,让他们终于在四月底到达了徽州。

他们此次要去探访的地方是歙县。

歙县是徽商之乡,也是歙砚之乡与徽墨之都。

此县位于黄山脚下,南宋时期,朱熹朱老夫子曾经在这里创办了紫阳书院,并且在此讲学。

歙县文风鼎盛,传说即便是只有七八个幼童的小村落,都有夫子在村中授课。就连寻常乡间妇人都能脱口吟诵古人诗文。

从大唐到大明,光歙县一处,就出了六百多位进士。

跟随在邱子晋身边讲解的,是前来迎接上官的歙县县令罗德,以及地方上的一众士绅大族的代表们。

听说巡察御史到此,这些人早早就在码头等待迎候,并且表示一早听说御史大人和锦衣卫镇抚到来,已经安排下了酒席,请大人安置后前往享用。

老子终于可以明目张胆骄奢一回了!

万达听了食指大动,恨不得马上就飞进县城里头,看看黄山脚下的迷人风景,听听明时期徽州的戏曲那可是国粹京剧的太爷爷吧!

这县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