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都满座儿,这不年不节的人,人还挺多。
云禩道:怎么这么多人?上回来还不曾这么多人。
他注意到了,不只是人多,而且堂坐里很多都是书生举子,一个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老九胤禟笑道:八哥你不知道,庆丰楼最近请了一个有名儿的说书先生,你们猜,这个本子是谁写的?
云禩是猜不到的,老九也没卖关子,自问自答的道:孔尚任啊!
就是那个孔大才子?太子道。
大爷瞥斜了一眼太子,道:太子倒是喜爱这个孔才子?
在京城里,提起孔尚任,很少会有人不喜欢,为何?因着孔尚任是当时有名的剧作家,他的《桃花扇》可以代表中国古代剧作的巅峰。
太子看来很是喜欢孔尚任的剧作,一听便来了精神,道:今日庆丰楼是哪一出?难不成是桃花扇?
大爷虽然对这些戏曲剧作不热衷,但是也听说过,道:应不是桃花扇,桃花扇六月完稿,至今还为露面。
老九道:我也不知是甚么,但是听的人很多,便叫你们都来凑凑热闹,听说是个新剧作。
隔壁好几个书生也正在讨论,道:今儿个说哪出?
嗨,还能是哪出?你看来了这么多举子,能是哪出?
哦我知了!
那两个书生好像打哑谜似的,也不知道具体是哪出哪出,但是他们自己个儿人都听懂了,还恍然大悟,意味深长。
云禩倒是注意到了,道:这距离科举有段时间了,怎么京城里还有这么多举子?不应该早就回去了么?
每一届的顺天府乡试因着是省级考试,所以竞争非常激烈,报名的举子也多,每每这个时候,北京城便会充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还有学子是拖家带口来的,简直就是举族的希望,那时候北京城是最热闹的。
胤禛道:如我没有记错,放榜应该是九月,如今已然寒冷,这些学子竟然还在聚集在京城?
老九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诶,来了!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很快大堂就安静下来,说书的人,唱曲儿的人全都走了出来。
多谢各位客官赏光,今儿个咱们就说一出通天榜!
好!
好!
老九道:通天榜?通天榜是甚么榜?
满堂喝彩,说书人便开腔了。
说书人晃着折扇,缓缓的道:中堂四五家,部院数十人,子弟皆金榜!
他这么一开腔,四爷胤禛突然蹙起眉头,他似乎想起了甚么。
是了,胤禛想起来了,上辈子也是如此。有一年的顺天府乡试的确如此,九月放榜,但是一直拖到了深冬,举子们都不愿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