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款还一让再让,让北朝占尽便宜,其实他们上有准备,特地要在这个时候重燃战火!这清谷关的仗一打起来,呵呵,那一纸和约还算个屁啊。
李安民一脸阴沉,“桓大将军,你究竟要怎样?”
桓大将军哈哈大笑,“我能怎样?北朝要攻打清谷关,我大梁官兵自然不畏强敌,派兵应战啊。”
李安民咬碎钢牙。
桓大将军当机立断,立即派他的弟弟桓惔率军迎敌,誓将北军驱逐出境。
南朝和北朝的和约被撕毁,李安民和元绎无法回国复命,桓大将军又不许他们进城,只好在城外暂时驻轧下来。
淳安公主和任淑英、任淑贞也无法回城,只好在郊外临时搭建的幕帐中暂住,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这段时日,淳安公主也好,任淑英和任淑贞也好,不光吃尽了辛苦,而且担惊受怕,寝食难安,唯恐和谈、和亲之事若出了重大变故,她们连元绎也嫁不了,沦为笑柄。
老皇帝一心求和,闻知起了变故,大发雷霆,可是桓大将军等人一口咬定是北朝先发起的进攻,大梁官兵只不过是自卫罢了。大多数官员群情激奋,就连一向不干涉朝政的陵江王也在朝堂上大声咆哮,“北朝是欺我大梁无人么?我虽年迈,愿披战甲,替陛下征讨背信弃义之人!”陵江王这做弟弟的如此英雄无畏,老皇帝做兄长的也不能太软弱无能了,遂长叹一声道:“那便打吧,打完了之后,重新再谈。”
有了老皇帝这句话,南朝官员越发有了主心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和北朝论论短长。
第122章
老皇帝命尚书台拟旨。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震惊了整个京城。
“君”这个封号其实也就是县君了,通常是宗女、命妇的封号,受封者或是有皇室血统,或是贵族、大臣的母亲或妻子。也就是说,除了宗室女儿会因为父亲的身份得到这个封号之外,其余的命妇若想被封为县君,要么是嫁了有能为的夫婿,要么是生下了出色、能建功立业的儿子。像任江城这样年纪轻轻尚未出阁的官员之女能获此封赠,绝无仅有,只此一家。而且,任江城所获得的不是虚衔封赠,而是食邑两千户,实打实的享有林城和山城的赋税收入,这就更加令人惊奇和艳羡了。
与此同时,那几乎已经被人遗忘的往事又重新在各世家大族之间被热烈传颂,“被陛下封为林山君的这位任八娘子,便是那位在栖霞山箭射北魏三皇子、迫使他同意交出林城和山城的女郎了。”“怪不得呢,原来如此。”“朝廷确应封赏这位奇女子,以酬谢她的功劳。”“对,太应该了,这林山君的封号任八娘子受之无愧、实至名归。”
册封旨意还没正式下来,建康城中已到处是关于任江城的传说了。文人雅士在集会之时吟诗作赋赞美她,市井之间有民谣歌颂她,任江城成了炙手可热、传颂一时的风云人物。
寿康公主向全城世家大族发出请贴,特地选了金秋十月的大好时节,要在公主府举办宴会为任江城庆祝。这样一来,任江城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