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中的象形,健康的脖子象征着她不再作为皇城中卑贱如一根草芥的脆弱生命,而是已拥有了挺直脖子获得健康颈椎的权利。
因今儿个定是好一番折腾,她只带了身体最好的兰芳出来,两位嬷嬷年迈、迎春迎夏兰杜她们要硬生生站一日也是考验体力,站下来了怕得躺一天缓着。
兰芳的体力最好,应对起这样的体力消耗量显得游刃有余,还能在行走间扶一扶懒得其实一步都不想走的敏若,给她借点力。
实在是节庆典礼必不可少好帮手。
敏若在心里第一万次感谢起了先后。
除夕守岁应该是这一日里最轻松的时候了,坤宁宫三面的暖炕都烧得热烘烘的,火盆里燃烧着的松柏发出窸窣的声响,又传出淡淡的松香气。
大家仍是按照位份依次落座,但一年里最喜庆的日子,再严肃的人都紧绷不起来了。
太皇太后的精神头仍不大好,在炕里头倚着凭几歪着,怀抱手炉听晚辈们说笑。
小阿哥小公主们围着太皇太后、太后与康熙笑闹,年岁长大阿哥拘谨些,倒是几个小的笑起来最欢快。
小孩子的笑声最清脆悦耳,好像能叫人一下抛却所有的负担与忧虑。
小娃娃们被逗了一番后,敏若略倚着靠背,半阖着眼听康熙的养女大公主背书,眉目平和舒展。
大公主是恭亲王之女,早年被抱入宫中抚养,因她入宫之后宫内陆续立住了几个孩子,太皇太后与康熙都认为她是有福之人,待她十分优厚疼爱。
大公主先前曾在先后膝下养过数年,蒙先后教诲,与先后亲厚,敏若入宫之后她也曾到永寿宫问过安。她性情颇为斯文温厚——不是敏若这种假斯文,是真斯文,待人接物都温和有礼,又受先后熏陶,平日里颇好诗书。
——在已入学的大阿哥是个偏科的文科学渣一名的情况下,大公主对文学的喜好俨然给了康熙不少心灵上的安慰。
大公主献了首贺岁诗,一下把爱新觉罗家小辈的文化水平拔高了。
康熙简直神清气爽,先夸赞了大公主一番,赐予她一块徽墨一只玉佩作为鼓舞奖励,并道:“前些年朕还与你皇额娘说叫你们学琴的事儿,不过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教你们,便暂搁置了。今儿个朕想起来,原是你毓娘娘的琴好,朕想着,往后你也向你与毓娘娘讨教讨教。她的琴极好,你用心学,必有进益的。”
大公主听了先是微怔,但她没有什么厌学心理,也并不抵触与敏若亲近——先皇后病重,敏若入宫侍疾的那段日子,她与敏若是常接触到的。
只是因为先皇后不愿她小孩子在病榻前捧药,不许她去永寿宫侍疾,她那段日子才存在感稍弱。但敏若每日也能见她一面,二人并不算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