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轻轻一点、一个不紧要的故事、一场无所谓的游戏吗?
不。
那十几年是她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辟出的生存时间,是她为自己谋求来的生命,是她自己算来的生存!与神佛无关,与所谓命数也无关。
她厌弃的神佛,其实不是人的信仰,而是厌烦被人掌控命运的说法。
她的前路,只在自己的脚下走出。
所以她也不愿禁锢瑞初,因为她不想做瑞初的那个“命运”。
她要让瑞初,掌控自己的前路。
至此刻,在布尔和灵前,敏若将三杯酒倒在地上,剩下一只小巧密封的黑陶坛子,被她放入布尔和的灵柩当中。
“答应请你的青梅酒,今日,我来完成诺言了。”康熙回京之后,布尔和灵柩离京的日子便近了。往后漫长的余生,她也不知能去看布尔和几回,索性便放了一坛酒在布尔和的身边,一次性将赠一坛酒的许诺完成了。
日子就在敏若的花草香茶中一日日度过。敏若宫中的石榴结了一茬果子,最高处的还挂在树梢,约么能挺过半冬。
康熙在九月中旬回宫,然后宫内会陆续有几桩要事,首先便是为布尔哈加谥。这年代,好像圣旨里用的生僻字越多、需要人绞尽脑汁地去想的典故越多,便显得拟诏书的大臣越有文采一样。
听着抄来的前朝诏书,敏若眉头皱得死紧,好在冬葵读圣旨都读出经验来了,没闹出什么遇到生僻字打磕巴的乌龙。
其实这道圣旨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宣布了布尔和的谥号为孝懿皇后,别的嫔妃对此大概还会有些好奇,可架不住敏若早就知道了啊!
所以她真的是一点期待值都没有,如果宫里开一个压谥号的赌局,她一定比所有人都准——毕竟是做了自己的第一世和原身的上一世两辈子的弊。
这会想听听册封的圣旨,也只是想听听康熙会示意拟旨的大臣怎么夸布尔和,可惜虽然都是好词,就是不是人话,听着未免费劲了点——或许这样显得皇家品味比较高贵不从众?
她死了,若是能有人评她“是个好人”,她便知足了,不求这些美誉赞名。
康熙回宫后不久便是布尔和的满月祭,听闻敏若在她的灵柩中放了一坛酒,也只是默默半晌,未曾多说什么。
阿娜日出去的时候带了敏若一大箱东西,回来又给敏若带了一大箱东西——比敏若给她带的箱子还要大。
零零总总都是一些草原上的特产,能装满一大箱子,甚至看得出最后是有人使劲将东西硬塞进去才让箱子将所有礼物都装下,可见阿娜日是看到什么东西都想给敏若带一点。
箱子中有两件蒙古衣袍,鲜亮明艳的大红色,还有一件是绣着明亮格桑花的藏蓝,袍边滚着雪白浓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