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熙三十二年,自玛尔浑被发落之后,老亲王的几个儿子都挤在王府里,谁都不想放过这块肥肉。
不想甜枣高高砸下,安王一脉的显赫荣耀正式光复,可无论亲王爵还是王府,却都与他们无关了。
康熙又一口气封出几个辅国公、镇国公、奉恩将军出去,一人分了一块饼,他们便是心里再不甘,也能低头认了。
至于远在关外的玛尔浑听了这个消息该如何吐血……那就不归康熙管了。
胤礼仍旧养在宫中,由书芳抚养,这对书芳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后宫嫔妃有爱挑事的过来故意酸几句戳书芳的心窝子,也不忘再提一提这件事,阴阳怪气地说皇上对平妃姐姐真是恩宠有加。
“阴阳怪气”四字,乃系敏若旁听总结出来的。
书芳当然不惯着她们,作为手握宫权的五妃之一,她所能做的远比这些人想的还要多,先是一通连消带打,然后就是连续几个月月例上的哑巴亏。
另外四妃当然不可能为她们出头、与书芳顶着干,有自恃还有几分恩宠眷爱的在康熙面前哭诉委屈,却也只又捞了一顿罚。
她们尚还不清楚,在这宫中真正的硬通货,并非皇上的恩宠,而是利益与底气。
胤礼给康熙带来了好处,书芳忍受了委屈,康熙自认行事公允,是重情义之人,自然会在别处多弥补书芳。
此时那些因为嘴欠受了书芳罚的小嫔妃闹到康熙跟前去,试图凭感情取胜,纯属自取其辱。
这孩子生在初秋,京师的秋老虎最厉害,不过了八月节是不会彻底凉快起来的。因而胤礼的周岁时,天儿还是很炎热。
他的周岁在畅春园里办的,抓周抓了一把小短剑,康熙放进去的。见他紧紧握在手里,康熙朗笑着将他抱起,“看我爱新觉罗家的麟儿!”
胤礼虽被过继到岳乐一脉,却并未标明辈次,只以晚辈侄孙身份承嗣,这大抵是全天下最霸道的过继,却又无人敢置噱。
毕竟当今大清国内,也找不出几个敢跟康熙硬掰腕子的人。
——敏若倒是有那个胆,可惜未曾付诸行动,她也算是绝对的特例。生活在君权父权的统治之下,只要日子尚过得去,就没几个能生出那种胆子的人。
康熙之言既出,殿内自然是一阵恭贺之言,书芳笑眼望着胤礼,与敏若低声道:“我本想让他抓你送的那只玉环的。”
敏若拍了拍她的手,康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毕竟还在人屋檐下、吃着人家的饭。
这孩子出生的时候慢吞吞的,大点倒是能看出急性子了,打小就活泼得很。周岁时路走得摇摇晃晃的,也不影响他显摆自己的“飞毛腿”满屋子遛自己。
服侍他的乳母宫人们的活动量大概是服侍旁的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