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如今这对父子,并不属于那列。
所以敏若要借康熙之手处理这桩麻烦事,只需要对康熙将此事陈述清楚,然后表明心愿便可以了。
紫禁城就这一亩三分地,太子妃的动作并不算隐秘,甚至颇有些大摇大摆的意思,康熙不可能无知无觉。
让他一直安静不发的原因只有一个——他在等待法喀的态度。
而在法喀一家抵京之前,哪怕没有书信往来,敏若也能够全权代表法喀行事。
正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康熙在等待法喀的态度,其实就是在等敏若的动作。
敏若的反应没让他失望。
不过康熙若是直接干脆地答应了敏若的请求,岂不是对不起敏若这些年心里骂的那么多声狗皇帝了?
敏若将烦忧与请求徐徐与康熙说清后,康熙一言不发地盯着她看了半晌,目光莫测,看不出喜怒。
敏若温驯地微微垂下眼帘,不与皇帝直接对视,似乎没看到康熙危险莫名的目光,仍然从容端静。
静了半晌,康熙才忽然道:“这么多年,朕总觉着看透了你,又无时无刻不觉得从未看透过你。瓜尔佳氏的婚事,真不要?”
“碌碌一俗人,有什么好看的。”敏若低眉浅笑,口吻轻松随意地回答了康熙前一句似乎是感慨的言语,然后方平静答道:“我与法喀、海藿娜都只希望肃钰能获一心人,然后如他的阿玛额娘一般,相守一世、互不相辜、终生不离。”
康熙似有些唏嘘,“你们这要求听来简单,想要达成又有多难。这世间权柄荣华、富贵万千,天下人趋之若鹜,谁不心动啊?在权柄富贵四字之前,所谓真情实爱,多少人都看做一番笑谈。”
敏若目光仍旧平和,徐徐吟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1”
康熙闻此,定定看她半晌,敏若此刻终于从容与他对视,眼眸似乎清澈如初。
康熙终于道:“昔日西江水,今犹未改忽?”
他试图借诗人在诗中抒发的对故乡之水的念念不忘,来探究敏若之心。
敏若于是缓缓道:“旧盼宁见日升月落、守草木葳蕤四季更替安度一生,此志,今仍未改。”
康熙便点点头,似是随意地道:“朕知道了。”
二人又对坐半晌,然而也不知是不是话都说完了的缘故,此刻对坐,竟只有相对无言。
半晌后,敏若起身行礼:“舒窈今日回宫,上次她闹着要吃炙羊肉,正命宫中预备,妾得回去瞧瞧。……您可要来用晚膳?”
康熙想了想,点点头道:“朕有政务处理,食时再去。”
敏若笑着应了一声,然后款款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