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去探!”
京中的风言风语已经满天飞,若说幕后没有推手,那才真是一场大笑话。
康熙沉吟半晌,又命人召法喀入宫……闯衙门、逼重臣,这事情不小,瑞初清白无辜最好,若是瑞初真有什么过失,他得好生想想怎么保住瑞初。
法喀与敏若在御前先后两场辩白,二人虽“对事态”不明,但口径一致地认为瑞初性情纯良、与人为善,不可能擅动刀枪针对一方大员,流言必然是无中生有针对瑞初——哪怕真有其事,也一定是噶礼行事有不端之处令瑞初忍无可忍,不得以而为之。
无有力证据支撑,这辩白苍白无力得很,但康熙半就不需要什么实据。
在噶礼和瑞初之间,他若非要选一个人站边,当然是选自己“温柔善良、从不与人为争”的女儿。
他需要什么证据吗?他只需要观点,甚至连理由都不需要。
敏若所持的“瑞初善良天真”这一观点一出,立刻得到康熙的认同,并且也颇赞同敏若蛮不讲理提出的“无中生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