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差遣的人很多,可是关于顾朝歌的消息,他总希望能派最可靠的人去。
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盛三在外逗留一月归来,得到的消息寥寥。这本商从黔贵带回来,而根据它粗糙的刻印质量,这本籍主人自掏腰包请一家不怎么样的小作坊刻印的。盛三找到小作坊的主人,那人只说来者有三,一个老人,一个少年和一个姑娘,当时打仗打得厉害,似乎是这三人担心这本书失传,匆匆找他刻印。付的银钱很可观,可是因为条件有限,他只印出百来本,这几个人请求他将这些商,之后便迅速离开了。
怎么会是三个人?那少年是谁?
不知道。
那姑娘是不是姓顾?
不知道。
这三人去哪里了?
不知道。
书坊主人一问三不知。此时,蜀中的石威突然开始大反击,意图和燕昭争夺云贵两地,战事频繁,烽烟四起,盛三无法继续调查,不得不提前回来。
关于顾朝歌的消息,至此又断了。
老吴的消息依旧没有来。
伊崔叹了口气,无法,唯有继续在桌前批阅他永远读不完的卷宗。偶尔间歇休息的时候,低头看看腰间那只荷包,会忽然发觉它已失去最初的那种光泽感。
绸缎做的荷包,因为总被伊崔的手摸来摸去,他常年伏案工作,手上不免带上墨迹,弄得亮亮的米分色荷包上有好几道浅浅的墨痕。而那只本来就因为前主人绣活不过关而缝得粗糙的蜘蛛,也因为现任主人的长时间抚摸,开始抽丝掉线。
伊崔舍不得洗,本来就不结实,他怕一洗就给洗坏了。所以即便是这么脏脏旧旧的怪荷包,他还是一直戴在身上。
伊崔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顾朝歌已经拿到了她所寻找的秘术,同时也因为闯祸而被族长逐出山寨。
那个和她在一起的少年便是患怪病的孩子阿岩,如果没有顾朝歌按期为他调整药方压制病情,他的病还会复发,所以在顾朝歌被赶出去的时候,他也告别父亲,跟着顾朝歌一起离开。
阿岩是心甘情愿走的,他不愿意继承大巫的职位,更对顾朝歌的医术和外面的花花世界充满好奇。当顾朝歌向他坦言这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时,族长很失望,他却很开心,迫不及待要求和她一同离开。
这种秘术需要这片山林里一种特有的小虫子所产生的液体,为此,顾朝歌在离开寨子后,又在山脚下的小镇逗留许久,专门抓这种小虫子,钻研它的分泌物。
随后而来的战事毁掉小镇的平静,老吴不得不带着顾朝歌和阿岩去往更偏远的云南避祸。
如果不是燕昭和石威两方越打越激烈的战事,阻碍了回苏州的路,她如今应该已经回到伊崔身边。
那本札记是顾朝歌留在小镇期间最后修改完成,临时请人刻印,后来又因为战事突起,不得不中断刻印工作,匆匆离开。当盛三打听到书坊店主的时候,顾朝歌一行人早已离开。
伊崔原本以为,只有当辛延和石威的地盘全数吞入,长江以南的地区尽数归于红巾军掌控之时,他才有可能再次见到她。不过他的运气似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