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疆的重任。
再往后面看,辅国大将军李成坛,身材魁梧、相貌威猛,是皇帝李成武的堂弟。他们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李成武心里当然比谁都清楚:李成坛这货,自幼读书练武都不行,吃喝玩乐第一名,你让他去打个鸟没问题,让他去打个仗那是绝对有问题的;
都督肖晨嘛,虽说任着武职,但却是文官出身,在朝堂上运筹征战对策还说过得去,可惜本人手无缚鸡之力,也从来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率领数十万大军上阵,恐怕多半会临场拉稀;
神策将军马洪仪倒是位难得的猛将,只可惜两个月前闹了场大病,郎中说,他现在看上去正正常常的,可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复发,直接嗝儿屁。所以,老马如今出门都要随身带着医生保命才行。这要是两军阵前关键时刻,他那小体格儿再出个好歹,一个马洪仪死不死不打紧,全军乱了阵脚就麻烦啦。
至于说马洪仪旁边的那个屯卫将军陈……,陈什么来着?怎么对他一点印象都没有?唉,混到连皇帝都记不住他的地步,估计也没什么太大的出息。
再看看朝班中的那些其他武将们,一个个不是酒囊,就是饭袋,稍微有点成色的,也普遍缺乏指挥大兵团的资历。
挑来拣去,竟然就只剩下谢光和王桓两个人选。
李成武暗自琢磨,王桓是自己的亲信将领,打从当王爷的那会儿就是王府的侍卫头子,如今更肩负戍卫皇城的重任,是万万不能离开的。这样一来,就只能用谢光了……
就在这时,少府监潘宇康突然大声道:“启奏陛下,微臣举荐上柱国领兵出征,平定西疆之乱。”
听他这么一说,很多与谢光亲近的大臣们连忙开口,纷纷表示附议。
李成武见状不禁微微一愣,旋即在心中想起了一事。几天前,逆鳞司长史沈烈托汾阳驸马送来凉州急报,“西疆告急,恐生内变,京畿应以安定军心为上”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一下子便令李成武提起了戒心。此时此刻,皇帝更是感觉犹疑万分:倘若现在就拍板决定,任命谢光为西征统帅,只要一放出兵符,那三十万大军等若一下子全部落入他手中了。
假如谢光果然有所图谋,只需挑出那些不属于他嫡系势力的部队,往西疆鬼漠远远的打发走,而自己则带领亲信人马转身回到帝都,玩个“清君侧”的把戏,到时候只靠王桓的两万御林军,恐怕连给谢光塞牙缝都不够。
这该如何是好呢?
太子少师刘策思虑缜密,也清楚皇帝对谢光的戒惧之心,他看出皇帝有些为难,遂拱手解围道:“陛下,微臣以为,西征选将之事,应该从长计议才好。”
“哦?张爱卿,你有什么想法,快说说看。”李成武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刘策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