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沉着冷静,全神贯注,脑海里划过一道灵感:
在电光火石之间,高文别着身体以至于无法舒展开来的右手,稍稍改变握拍方式,改抽击为切削。
下切。
推挡。
包裹。
以百炼钢为绕指柔的轻盈将瓦林卡大力平击发球的力量全部吞噬下来,并且通过快速下切的摩擦完成控制,手腕控制着拍头轻轻一抖,完成推送。
噌。
网球,就已经飞了回去——
轻描淡写、信手拈来,高文的回发球方式看起来毫不费力,甚至还有些轻松写意,透露些许潇洒。
但整个菲利普-夏蒂埃球场却是震惊到集体当机。
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包括穆雷也不例外。
然后,全场千千万万的视线全部都凝聚
在那枚网球上,完全没有意料到高文的击球方式,也完全没有预料到网球的飞行轨迹。
高。
特别特别高。
几乎已经将近三层楼,堪比高射炮,直窜云霄,钻入那片稀薄的金色阳光里,一时之间看不清楚。
所以,这个抛物线怎么回事?下坠曲线又将如何?
难以判断。
此时坐在球场侧面的观众能够看到抛物线的剖面,通过上升曲线以及最高顶点来判断下坠的弧线。
但坐在球员后方以及夹角一侧的观众就看不到了。
比如瓦林卡。
瓦林卡稍稍一愣,第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高文这完全出人意料的接发球手法彻底打破平衡。
紧接着,瓦林卡条件反射地就准备上网,脚步一蹬,往前加速了小半步,但思绪一转,很快就意识到,如果抛物线足够饱满,那么三层楼高度的高球过顶是毫无疑问的,他没有任何机会完成高压球——
自然而然,他需要坚守底线,准备进行底线高压或者高点进攻。
于是,瓦林卡的脚步就停下来,站在中场附近等待着,因为太过意外,甚至就连小碎步调整都忘记了。
然后,网球就下坠了。
赫!噢!
伴随着全场此起彼伏的惊呼声,瓦林卡警钟敲响。
「……糟糕!」
高文的这一拍回发球控制,居然如同扁桃一般,快速上升快速下坠,峰值区域并不饱满,几乎相当于直上直下,在高文一侧球场攀升到最高点,而后就飞快自由落体,最后在瓦林卡一侧球场浅区着陆。
假设,这是一个挑高球,见高不见远,那就是一场灾难,对手可以轻易在网前完成扣杀。
但这不是。
这是一个非常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