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点点头,“王后已经促成了梁国和大理和亲结盟了。王后的意思,是梁国和大理结盟,对大唐有利。”
文天祥也点头,“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如此一来,到时灭大理就容易的多。”
君臣两人不知一次商议过灭大理的事。可是发现,唐朝难奈南诏也好,赵匡胤‘宋挥玉斧’也好,都是有苦衷的。
大理是在高原上,而且山川险峻,无论是从益州南下,还是从湖广西进,或者从安南北攻,都很困难。
自古以来打云南,都要耗费大量兵力财力,还要花费很长时间。
比如明朝那么强势,也是趁着元朝梁王和段氏争斗,花了好几年才平定云南。跑到云南的南明那么滥,还让满清花了十几年才灭掉,吴三桂造反,康麻子也是花了好几年才占领云南。
而进攻云南的最好位置,却是海拔更高的吐蕃高原。
唐军虽然强悍,也完全能攻灭大理国,可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不光是兵力损失,就是时间也耗不起。如此复杂的地形,光后勤就很麻烦。
如此一来,对唐国来说,灭大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大理军队引出云南,在四川歼灭大理军队主力。
而让大理国主动攻打四川,就是一个办法。倘若大理和萧梁结盟,就更容易策划他们铤而走险。
灭敌于己国,再反灭其国。
李洛笑道:“萧隐已经和赵宋签订了密约,如今要是在和大理和亲结盟,那他的胆子就会大起来,到时就不怪我们了。”
文天祥抚须点头:“一统南方我们要,大义和公理我们也要,就是后世青史,也挑不出大王的不对。”
君臣两人商议了半天,终于又定下了一个用最小代价一统湖广和云南的计划。
…………
四月中旬,李洛还在成都,大理国的使者就跋山涉水来到梁国江陵。
前一段日子,复国的大理朝堂,忽然有人建议和萧梁和亲,共抗唐国。
段氏父子慎重考虑后,觉得是个好主意。
与梁国和亲,不怕元廷怪罪么?
不怕。
都知道元廷使者去过江陵,还要册封萧隐,目的无非是对付越来越强的唐国。连大汗都想拉拢萧隐对付李洛,他怎么会怪罪大理和梁国和亲?
在大汗看来,李洛是最危险的敌人,只要能对付李洛,大汗就不会在意大理和梁国和亲。
大汗甚至巴不得。
想通了这层,段氏父子就放心大胆的派出使者,向萧隐求亲。
他们很清楚,如今的唐国蒸蒸日上,兵强马壮。而唐主李洛阴险奸诈,野心勃勃,一定会处心积虑一统南国!
根本就避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