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葬元> 第647、648节 忽必烈西征

第647、648节 忽必烈西征(4 / 5)

就只能被送往大都,他的汗国,也将被忽必烈吞并。

于是,库车大战爆发了。

这是数十年以来,整个世界最大规模的骑兵决战。

忽必烈用从李洛那里学来的战术,利用火器狠狠挫败了笃哇的士气,然后利用骑兵围堵,用步兵军阵掩护汉军火器兵,三者结合的持续的进逼轰击,打击笃哇士气,不断给笃哇放血。

终于,有大将开始背叛笃哇,带着成千上万的骑兵投降忽必烈。

到了第三天,笃哇被逼无奈,只能发起决战。

结果可想而知,笃哇大败,死伤数万,投降数万。就是笃哇自己,也被高丽大将高铭射伤耳朵,最后仅率数千骑兵逃走。

忽必烈乘胜北上,渡过特克斯河,直逼察合台汗国的都城:苹果城(阿力麻里)。

而笃哇眼见苹果城不守,只能带着家属和汗庭官员西逃。一边召集其他兵马。

逃入察合台汗国的海都,惊闻笃哇大败西逃,也不敢再去苹果城了,只能也往西逃走。

于是,忽必烈在南,安西王在北,这对祖孙一南一北的往西追击。而海都汗和笃哇汗则是一起西逃。

四月初,逃到河中重镇恒罗斯的笃哇汗,身边终于又聚集了赶来汇合的八万多兵马,这才惊魂甫定。

海都汗闻讯后,也逃到恒罗斯,两军汇合,只剩下十万人了。

四月中旬,忽必烈的大军终于到了恒罗斯河东岸,与恒罗斯城不到十里距离。

同时,胜券在握的忽必烈派快马告诉孙子安西王,让他的大军不用来恒罗斯汇合,而是渡过伊犁河,绕过巴尔喀什湖,攻入钦察汗国,吸引钦察汗国主力东来。

忽必烈很清楚,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已经晚了,笃哇和海都连接大败,困守恒罗斯,已经翻不出他的手心。

他的圣旨每天都在往外飞,两大汗国的贵族们,已经都奉诏归附朝廷。笃哇和海都大势已去,部族叛离,已经不足为虑。

伊尔汗国不敢反抗朝廷,只要云南王的大兵一到,只要接到笃哇和海都大败的消息,伊尔汗只能乖乖奉旨撤藩,然后随军西征。

接下来,就是三路大军一起西征,进攻实力最强的钦察汗国。

数月的劳师远征,他终于看到了大蒙古国一统的希望!

他将在四大汗国的领地设立六个行省。四大汗国将不复存在!万里疆土,数千万子民,将置于大元掌控之下!

忽必烈看着不远处的恒罗斯城,露出了冰冷的笑容。

他突然想到李洛,苍老的笑容顿时慢慢消退。

说起来,他之所以这么容易就连接大胜,还算是“沾”了这个叛臣的光。

他用南征李洛渭掩护,迷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