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黑线。
正在李洛要亲自决定年号时,文天祥忽然出列奏道:“大王兴复汉家伟业,武功之大,自古罕有。大者洪也,莫若叫洪武为佳。”
洪武!来了!
李洛精神一震,拊掌笑道:“文先生不愧是海内大儒,士林之望。洪武,甚美也!那就定年号为洪武!”
他之所以要群臣商议,就是要看看有没有人能想出洪武的年号。
不成想,还真被文天祥想出来了。
群臣一听,也都觉得洪武既恢弘大气,有朗朗上口,还没有人用过,当真是最适合不过的年号了。
于是,洪武就这么定了下来。
后世津津乐道的洪武大帝,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
六月初六,礼部拟定八月初八为黄道吉日,呈送李洛。李洛下诏,八月初八举行登基大典。
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够了。
诏书一下,唐国文武军民,人人奔走相告,精神振奋。
圣王终于要正式登基了。
此时,均田令和改土归流已经雷厉风行的推行完毕,各地已经统计清查完人口田亩,造册上交,以为新帝登基贺礼。
原本大理,赵宋和萧梁辖地的豪族土司,不合作的纷纷被镇压,没收侵吞的土地和垄断的资源。所有土地和山林水泽,全部收为国有,并分配给百姓使用。
宋元以来土地和资源高度垄断的死局,顿时被唐军的战刀粉碎。虽然土地和资源名义上是大唐朝廷所有,可却能分配给百姓使用,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当然,由此一来,唐国的土地将不能买卖和转让。所有权在朝廷手里,怎么买卖?
由于人口损失很大,唐国又是根据耕种能力按需分配田土,所以仍然有大量的土地闲置。这些土地,叫暂时储备,是用来分配给未来的新生人口的。
根据《均田令》,每隔五年,各农户的土地就会微调一次。人口增加的户,再增加相应的土地。人口减少的户,就相应的减少土地。
就这么每年微调一次,始终让农户的人均耕地保持在相对合理的区间。
这和后世的土地承包制度很像了。
湖广大理和江南不同,除了汉族豪族,还有很多土司。他们也遭到了镇压和清理。像彭氏,黄氏,田氏,岑氏等大土司,兵败身死之后,土地财产没收,属地的奴隶被解放。
可以说,唐国的崛起,和历史上任何一次政权崛起都不同,绝对是豪强土司千年不遇的大劫,也是普罗大众千年不遇的运气。
以流民无产者为核心武力的唐军,就像后世的红军,砸碎了地方强权对百姓的枷锁,清除了长久为患地方的匪患,真正让他们成为一个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