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葬元> 第705、706节 皇后娘娘的一天日常

第705、706节 皇后娘娘的一天日常(3 / 7)

宫的信中说的很清楚,杀人肝胆菩萨心肠,大唐为的是缅州百姓,不是缪沙和僧侣。”崔秀宁继续说道。

这当然是半真半假,将李洛的野心和霸道选择性的忽略了。不然,毁人文字经典,灭其历史,强制赐姓,改易汉冠,又怎么说?

御史中丞李雍奏道:“皇后陛下,缅州善骑者甚多,缅州多天竺马,卷耳,高大,不下数万匹。臣奏请招募缅人为骑兵。”

缅人善骑,的确出乎很多朝臣的意料。

其实说起来不奇怪。缅人的主体,是华夏西北南迁的羌人。他们的祖先,乃是地地道道的西北游牧民族,当年一路南迁,也必定带了马匹。

再说,蒲甘临近天竺,天竺德干高原上的马匹,有很多流入蒲甘。蒲甘不缺马,军队除了象军,骑兵也不少。

“可。”崔秀宁点头,“可挑选善骑的缅人五万,招募为新兵。不过,兵员一定要是大唐新政的受益者。另外,对赐姓汉化有抵触的人,不能招募为新兵。”

兵部尚书都烈即刻领命。招募新兵,可是兵部的差事。但此事还需要户部协助。

说完了蒲甘的事,鸿胪寺卿李签又提到一个重要的事情。

“启禀皇后。太子殿下今已六岁,臣听闻,殿下一直是太上皇亲自教导。可太上皇年事已高,是否按制,为殿下请大儒授课?”

“还有吴王和长安公主,都虚岁有五,是否也要请大儒授课?”

他不知道,其实太子不光是太上皇在教,皇后也在教,陛下在宫时,也会教。

吴王和长安公主也一样。

至于更小的皇三子越王李衍,养女襄阳公主李徆,还不到学习的时候。

李签一提,其他大臣也纷纷建议,是该个太子请老师了。

崔秀宁知道,迟早有大臣有提出来的。

太子乃国本,教育当然是大事。按照规矩,太子早就应该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等老师了。

像唐国这样,立了太子,却不任命东宫师父的,古来鲜见。

大臣们奏请给太子请老师,固然是出于公心,可也有私心。

要知道,太子詹事,太子洗马,太子舍人,都是又清贵又有前途的美缺啊。更别说三师了。

这些官职,只要兼任一个,那就不同了。

所以,满朝文武早就巴巴的等着太子正式进学,等着正式设立东宫衙门。

但是,崔秀宁和李洛都不愿意这么干。

说句不好听的,除了她和李洛,谁还能更适合当太子的真正老师?

尤其是那些儒臣,不但喜欢将太子教导成儒家眼中的所谓仁君,还喜欢夹带私货。

历史上儒臣教导的太子,几个有开疆拓土的进取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