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葬元> 第709、710节 陛下,不愧是真道天子!

第709、710节 陛下,不愧是真道天子!(3 / 7)

的商铺商楼,还要修建东南西北四座百货商城,经营衣物、布匹、皮货、珠宝、文具、书籍、食品、车马等综合百货,招商给私人经营,形成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四大商业中心。

每坊还要修建学堂,蹴鞠场,消防水池。每县建公共藏书阁,马球场,公园,慈恩院,铜簋举报所,剧院。还要配备消防水龙车。

还要有容纳数万兵马的禁卫军兵营,防守京城九门。

街道也要设置灯台照明,同样需要两千座灯台。天道加上街道的照明费,一年需要十万银元。可未来的长安城,在几千座灯台的照耀下,也成为不夜之城,增加的商业税收,足以抵消照明费。

坊道,就是各坊之间的道路。坊(小区)虽然有墙,但不是封闭的,相互之间可以流通。但一个坊市到另一个坊市,必须要登记,就像后世管理比较严格的高档小区。

这当然是为了治安和管理需要。

长安城可是未来要承载百余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所以各坊内的民居,必须要以二层阁楼为主体建筑,还必须采取四合院的模式,节省院子,不让百姓单门独户的独享一个院子。

这么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几户人家以四合院的模式居住,相互之间可以监督,一旦有人作奸犯科,或者有伤风败俗之事,或者有外来人口,就很容易被发觉,难以隐瞒。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邻居关系变得更亲密。

如此一来,坊市密布,又不封闭,又利于管理。

不过,考虑到居民的贫富不同,四合院按照大小和豪华程度,也分为三等。有钱的商人,完全可以购买整套。或者购买官府拍卖的城中空地,自己修建,但面积有限制。

各坊同样有地下排污沟渠,呈现蜈蚣脚般排列,每个四合院,都有一个排污口,修建在院子的低落位置,一下雨,水就流入沟渠。

李洛和崔秀宁的计划太大了,也太规整了。他们计划搞一个古代的房地产开发,修建四万个四合院,满足百万人口的居住需求。

如此算来,光是排水排污渠道,就长达好几千里,哪怕平均每条渠道半平方米的横截面积,也需要两千人修一年。

四万个四合院,需要十万人修一年。

加上修建皇宫和城墙,官署府邸等,以及伐木,烧砖,采石等,要想两年内完工,需要五十万修建!

这样完工的长安城,将成为前所未有的“天之城”。

李洛要把这个长安城,留给后世作为最大的建筑遗产,光耀后世千百年。

可是,唐国所有的俘虏和奴隶,如今也才三十多万。

他们也是要吃饭的,体力活的消耗很大,就算没有工钱,两年下来也要耗费三百万石粮食,折合银元三百万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