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葬元> 第725、726节 老政客的凶狠无情

第725、726节 老政客的凶狠无情(3 / 5)

四个时辰。

交易凭据采用记账单制度,用骑马印记账单,交易所和客户各持有一半。开户当然需要身份证件,要登基证件号码。

唐国的身份证号码,用州号加天干文字组合。如益州某人,身份证件号码就是益-甲乙丙丁午已庚辛,共九个文字,不会重复。

结算方式,也是记账法。交易所和客户之间不产生直接资金交割,而是双方都在银行存单上变更划账。

这是后世清末的金融交易所的办法了,没有任何电子交易条件。

交易所,每县设立一所。交割仓库也在县城。

李洛设立交易所,核心目的是为了用市场手段平衡棉花和蚕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不被商人压榨。

但客观上,朝廷每年肯定会得到很多交易税。银行存款和贷款也能快速增加。

如今,随着各地生产恢复,加上唐廷对商业商人的开明政策,使得商业越来越繁荣。银行的贷款越来越多,和存款额相差已经不大,银行不再亏利息了。

截止三月,大唐银行的数据是,各州郡分行的存款总额是两千八百万元,贷款总额是一千五百万元。由于贷款利息是存款利息的三倍多,所以大唐皇家银行不再亏损。

当然,这只是账面上的。要是出现大量呆坏账,那还是要亏损的。

李洛写完之后,将方案递给崔秀宁,“肯定是有遗漏的,你看看再说。”

崔秀宁看了半天,“看上去是这么回事。可报价指导呢?各地的市场行情千差万别,市场供需也不尽相同,价格肯定也不同。不可能硬性的统一报价。后世价格统一,是建立在发达的物流基础上的。”

崔秀宁一提,李洛也觉得像后世那样统一报价不太现实。物流这么落后,统一报价反而会妨碍市场。

“那就以州为单位,各自报价。”李洛修正道。“只能这样了。某个州的价格低,自然外地来买多的商人就多,价格就起来了。某州价格高,外地的棉花进来,就有人做空。各州的价格,官府会有一个参考标准。”

崔秀宁又道:“还有一个问题。自古以来,商人都会打压蚕农的蚕茧价格,这是商人的本性。我们设立交易所,目的是为了保护棉农和茧农。”

“可要是布商们联合起来做空呢?来一场金融危机?有没有可能?”

联合做空?

李洛思索着这种可能。在布商强势的现在,这种可能完全有可能发生。各州分开报价,那就不再是一个整体的全国市场,盘子那么小,完全有可能被当地商人操纵,做空原材料是必然的。

除非…不许做空。

可要是不许做空,那还是期货吗?交易活跃性就没有了。

崔秀宁道:“后世金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