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葬元> 第995、996节 宦修派的崛起

第995、996节 宦修派的崛起(5 / 6)

让所有人没话说。

这种手段当然有失光明磊落。但崔秀宁完全没有怪罪辛苦的意思。

古今中外,朝廷中的斗争是绝对不可能根除的。区别只是,这种斗争是何种形式的斗争,烈度有多大,是不是良性的。

党争是最坏的,往往不论是非,只论立场。而部门之争,却是利大于弊。作为统治者,李洛和崔秀宁很乐于看到各部门相互争斗,只要斗而不破,那就是好事。

将部门之权,变专管为主管,虽然会造成一些职权重叠,但根本目的是相互监督,为了吏治,不是为了巩固皇权。

当然,任何举报,都要经过有司调查,举报信还要专门备份。倘若是诬告,那么告密者也会付出惨重代价。

可以说,大唐的官是既好做又难做。

说好做,是待遇优厚,重实干而轻应酬,也不用溜须拍马。说难做,是道无处不在,约束言行举止,不知道又多少眼睛盯着。

就算对上级太过恭敬,说一些漂亮话,也有可能被卫道士扣上阿谀奉承的帽子。

要是对下级动不动发脾气,也有可能被卫道士扣上跋扈专横的帽子。

给某人安排几次不好的差事,就可能被扣上打击报复穿小鞋的帽子。

一把手以权谋私,二把手就准备举报,取而代之了。

举报,成了升官的捷径,名利双收。

甚至,还有一把手策划假贪污,引副手上钩诬告的。但是因为他无法洗清假贪污的目的,最后副手并没有成为诬告,他反而因为故意陷害而被革职。

举报者当然不傻。

所以官场当中的氛围,越来越没有官场的人情味了,最好是不卑不亢的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越是公心,反而越是舒坦。

私心杂念越多,也就越是痛苦。

很多,大唐官员们就总结出来一个规律:越是德操好的人,就越不容易犯错,越容易升官,也活的更潇洒,因为心境通达,公心便是私心。

于是,官场中出现了宦修。

宦修发源于南京临安,如今影响力越来越大,有渐成道家一派的趋势,和如今已经成为道家一派的武道派,隐隐有分庭抗礼之势。

所谓宦修,就是秉持公心身体力行的修持官道从而感应天地神灵,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成为一代良臣,就是官道有成,甚至官道大成,生前后世得享天朝气运。

那什么是官道呢?

就是忠、公、廉、仁、能、明、勤、诚、谨,共九字,俗称“九字官诀”。

身体力行,言行如一的修持“九字官诀”,就是宦修了,也就是宦海修道。

宦修派尊诸葛亮为“大成贤良”,以诸葛孔明为教主,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