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
“若是有,不许瞒,必须跟我说!”
“没有!”她后悔向他问这个问题了,但此时已是骑虎难下。她想了半天,哀求道:“我当然不会真嫁……你就假设一番,假设我……嗯,你就告诉我嘛。”
杜浒望着一片漆黑的夜空,许久才道:“你爹爹不会高兴。”
奉书咬着嘴唇,道:“我知道……爹爹是大宋丞相,他的女儿要是嫁了蒙古人,大家都会唾骂的,对不对?”她虽然自己也隐隐想到这点,但此时听杜浒说出来,心里还是一阵绞痛。
杜浒却摇摇头,道:“大宋……早就过去啦……现在天下都是蒙古的,汉人女子也有嫁蒙古人的,又有谁唾骂了?难道国家没了,大家就都不嫁不娶,全都守节到死吗?既然汉人男子可以降元做官,汉人女子自然也可以嫁适他族。其中苦乐,冷暖自知,旁人倒也不必多加指责。只不过,你爹爹一生与蒙古为敌,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些的。如果你真的要……”
奉书赶紧说:“没有,没有的事!”可听了他的话,又惊奇不已,道:“所以,你是说,汉人女子,可以……”
她话刚说到一半,心里已经想得很远很远。她想,若是胡麻殿下不幸真的做了自己的姐夫,那么自己把二姐救出来之后,带她见到师父,至少师父不会唾骂她,不会鄙夷她。心中一直充斥着的担忧终于减少了些。
杜浒见了奉书的神色,自嘲地笑笑:“你师父是江湖粗人,向来只懂一个‘义’字,其余的什么节啊烈的,也就只好马马虎虎的放在第二位。要是换作读书人,可又有一番别的大道理了,我也说不来。奉儿,你是书香门第的女孩子,我这话,你也就是听听便好,可千万别让我给教坏了。”
奉书点点头,心中不解。你怎么会教坏我?
还是不放心,继续小声追问:“所以,要是我……嗯,嫁到蒙古人家里去,你也不会不高兴?你会支持?”
“你?”杜浒忽然脸色一暗,低沉着声音说:“我会揍你。”
奉书吓得差点跳起来,脸一下子烧了,结结巴巴地问:“为、为什么……”
“不值!你在太子府这么久,难道还不清楚?且不说异族夫妇能否生活和谐,汉人女子嫁到蒙古人家,多半也就是个媵妾。就算有人空口白牙的说要娶你为妻,蒙古男子只娶一妻的,你见过半个吗?还不是几十上百,能买多少,就买多少,与买驱口也差不了太多。丈夫若不幸亡故,你多半还得续嫁给小叔、侄儿、甚至庶子、庶孙,全凭婆家安排,全无选择余地。你想想,多少汉家女子受得了这些?”
这些事,奉书在太子府确实都有所耳闻,她听到时,半是害臊,半是不屑,也从来没细问过。眼下又让杜浒说了出来